道起心学:
查的基础上,他得出了这一结论。
陆九渊的先祖与道教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是唐末著名道人,曾任唐昭宗相,并著有《道德真经传》。这本书至今保存在正统《道藏》洞神部玉决类中,是研究陆氏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陆九渊本人也是道教学者,他的讲学地点象山精舍位于应天山,他认为这里是实际上的龙虎山之宗。龙虎山在北宋时已经成为道教在南方的活动重心,有六位天师被皇帝封为“先生”。陆九渊与道士直接交往的资料不多,但有研究者认为陆家与龙虎山的天师府有着亲缘关系,两家之间通婚结亲者不少。陆九渊的表姐夫张禹锡就是当时龙虎山天师府中的知名人物。陆九渊还曾为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挽诗,表达了对张正应的尊崇之情。
陆九渊对道教的术语和养生术也非常熟悉。他在挽诗中使用了道教的术语,对张正应抱有尊崇之意。此外,陆九渊也对道教的养生术有所了解。他曾因气血不足而努力养息,但并未达到自己的期望。
有研究者认为,陆九渊借助陆家和天师府的亲缘关系,先睹了第三十一代天师张继先的学说,为自己日后创立“心学”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一观点得出自吴文丁先生的《陆九渊全传》。吴文丁先生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家谱、碑碟,以及走访陆九渊的生活地点和听取民间传说,得出了这一结论。
总的来说,陆九渊的先祖与道教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本人也是一位道教学者。他对道教的术语和养生术非常熟悉,对道教的领袖人物张正应抱有尊崇之情。有研究者认为,陆九渊借助陆家和天师府的亲缘关系,先睹了张继先的学说,为自己的学说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些都表明陆九渊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他的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继先简介: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他是北宋末著名的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他于元符三年(1100年)继承教职,被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然而,在靖康二年(1127年),他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葬于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他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张继先终生未娶,没有子嗣。他留下了《虚靖语录》七卷,这是他的著作。他的思想对心学大师陆九渊产生了影响。
在北宋末年,雷法在道教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以及南宗陈楠真人都是雷法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雷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