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曹彦约是一位历史上备受赞誉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在历任官职期间,表现出卓越的政绩,关心民情,学识渊博,敢于直言,并且善于制定多项政策和做出明智的决策。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涉猎。《宋史》中称赞他是“可与建立事功”的人物,朱熹的继承人和女婿黄干则称他为“豪杰之士”。在学术界的评价中,黄干被认为是学术的第一人,而曹彦约则被认为是经济方面的第一人。最后,他以文华阁大学士的身份退休回家。
除了政治和学术成就,曹彦约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名字被收录在《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中。在他的一首诗《偶作》中,他教导人们要读圣贤之书,相信孔孟之道。在另一首诗《赠杨伯洪》中,他写道:“扁舟下峡七经年,犹忆西民困备边。已病一夫空有议,误谋元帅本非贤。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燃。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不愧登仙。”这首诗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和忧虑。
在一些致赠的作品中,曹彦约充满了情义和友谊。比如在《祭刘仲明文》中,他写道:“二十余年,手足弟兄。有财共用,有田共耕。”“生不同姓,居不同州。”“慰我寂寥,问我穷愁。别久不见,贻书置邮。”这些诗句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曹彦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学者和诗人。他的政绩和学术成就使他备受赞誉,而他的诗作则展现了他的情感和人情味。他的影响力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曹彦约简介: 曹彦约(1157~1228)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他字简甫,号昌谷,出生于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在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曾跟随朱熹学习。后来,他被召去负责汉阳军事,并因其出色的部署抗击金兵的能力而被任命为汉阳军知府。
曹彦约后来历任宝谟阁待制、成都府知府。在嘉定初年,他被任命为湖南转运判官,并镇压了郴州(今湖南郴县)的瑶民起义。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今属陕西),在这个职位上,他实施了漕运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的政策,并提出了兵权和财权并列的问题。
宝庆元年(1225年),曹彦约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后来又调任礼部侍郎。然而,他坚决辞去了兵部尚书的职位,最终以华文阁学士的身份退休。曹彦约去世后,被追谥为“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