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的满门风华

满门风华
南宋时期,都昌县的曹氏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曹彦约是这个家族的重要人物,他有两个兄弟和四个儿子,他们都是文化人,成为了名士。

曹彦纯是曹彦约的兄弟之一,字粹甫。他和曹彦约一样,也是白鹿洞的学生,有时也有名气。

曹彦约的另一个弟弟是曹彦继,他是都昌县的文化人。

曹彦约有四个儿子,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他们四兄弟都在不同领域有所成就,有的从政,有的从教,都成为了名士。长子曹士况读书刻苦,有士大夫的操行。在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他以士行征召为官,所到之处都有出色的政绩,最终累官至郎中,后来辞官归居。次子曹士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知书达礼。在嘉定七年(1214年),他以孝友之德被征辟为迪功郎,担任太平县主簿。三子曹士衮先后担任丞务郎和知重庆府。四子曹士冕字端可,号陶斋,从幕僚开始仕途,曾以奉议郎的身份知德化县(今九江县)。曹士冕自幼聪慧,勤于书法,见识高明,得到父亲的真传,成为了书坛高手。他著有《法帖谱系》二卷,详细叙述了每一条法帖的摹刻始末,订正了它们的异同之处,供人参考。

曹彦约的侄子曹士中在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后来担任福建泉州的佥判。

曹彦约的孙子曹愚字伯明,因为廷臣的荐举,被任命为国史编纂,后来改任萍乡知县,并被赠予朝列大夫的荣誉称号。

在曹彦约成为进士之后,曹氏家族的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数达到了十多人,在都昌县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总的来说,南宋时期的都昌曹氏家族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家族。曹彦约及其兄弟、儿子和后代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了名士。他们的故事展示了南宋时期士人家族的兴盛和传承。

诗人曹彦约的照片
曹彦约

曹彦约简介: 曹彦约(1157~1228)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他字简甫,号昌谷,出生于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在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曾跟随朱熹学习。后来,他被召去负责汉阳军事,并因其出色的部署抗击金兵的能力而被任命为汉阳军知府。

曹彦约后来历任宝谟阁待制、成都府知府。在嘉定初年,他被任命为湖南转运判官,并镇压了郴州(今湖南郴县)的瑶民起义。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今属陕西),在这个职位上,他实施了漕运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的政策,并提出了兵权和财权并列的问题。

宝庆元年(1225年),曹彦约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后来又调任礼部侍郎。然而,他坚决辞去了兵部尚书的职位,最终以华文阁学士的身份退休。曹彦约去世后,被追谥为“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