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的评价

评价
纪晓岚是清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科举和编修两个领域中度过的。他在科举方面担任过考官的职务,为乡试和文武会试担任考官的次数多达八次,因此他的门下士人众多,对士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编修方面,他更是频繁地担任各种编修官职务,包括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他被人们称为“一时之大手笔”,可见他在编修领域的成就非常显著。

纪晓岚晚年时,他曾自作挽联,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感慨:“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句挽联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在宦海中飘荡,像鸥鸟一样,时而高飞,时而沉浸在波涛中。而他对于书籍的执着追求,也像蠹鱼一样,不断啃食着书海中的知识。

纪晓岚的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他从小就以过目成诵的能力而闻名,但他的广博学识主要是通过不倦的努力获得的。在三十岁之前,他致力于考证之学,他的身边充满了各种典籍,就像獭祭一样。而三十岁之后,他开始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他常常整夜构思,抽丝剥茧,以黄白对照的方式进行创作。

纪晓岚的学识渊博,他的著作涉及了历史、文学、地理、政治等多个领域。他的编修工作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和文献资料。他的著作《四库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文献集成,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纪晓岚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他在科举和编修领域的成就让人钦佩,他的学识和才华也为后人所称道。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追求知识和贡献社会的道路上度过的,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奉献。

诗人纪昀的照片
纪昀

纪昀简介: 纪昀(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他生于清朝雍正年间,逝世于嘉庆年间。纪昀是清代著名学者和政治人物,出生于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

纪昀以其敏捷聪明、好学上进而闻名,被誉为“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因此,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曾担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务,并且在乾隆年间担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最著名的作品是《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通俗的评论集,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这部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和独特的观点,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纪昀在1805年逝世后,被追赠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以表彰他在学术和政治上的杰出贡献。在文学作品和通俗评论中,他常被称为纪晓岚,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