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年表:
陈恭尹,明朝末年的抗清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他于明崇祯四年九月二十五日(1631年10月20日)出生在广东省顺德县。然而,在他年幼的时候,他就经历了母亲的离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他只有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陈邦彦在抗清战争中战败,被俘获并处死。他的家人要么被清兵杀害,要么死于战乱。陈恭尹不得不逃亡到南海弼唐,后来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在他20岁到23岁期间,他在福建、江西、浙江和江苏一带四处避难,寻找朋友,并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1654年春天,他与湛粹的次女湛银结婚。然而,1658年,他决定前往云贵,希望投奔南明永历帝。由于清军的封锁,他只能行至湖南湘潭,然后改道北上,经过湖北、江苏和河南,继续进行复明活动。
1659年,他得知永历帝逃至缅甸,但由于各种原因,他失望地返回增城新塘。1661年,他听说永历帝被俘,于是带着家人隐居在顺德羊额。然而,1668年,他的妻子湛氏夫人去世,他不得不搬到增城新塘。
1678年,他被指控参与了“三藩之乱”,被官府逮捕并关押了半年多。出狱后,他定居在广州城南。最终,在清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十三日(1700年5月30日),陈恭尹在广州去世,享年69岁。
陈恭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对复明的信念,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的抗清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故事也是中国历史上抗争与坚持的一个缩影,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陈恭尹简介: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出生于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他是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
陈恭尹是清初的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他的诗文作品被收录在《独漉堂全集》中,共有15卷的诗文和1卷的词。
除了诗文创作,陈恭尹还擅长书法,被誉为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
陈恭尹的生平事迹和具体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暂时无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