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翁登泰山

未知     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小学文言文故事哲理初中文言文励志未知

残花

未知     佚名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写花抒情

阮郎归·立夏

未知     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婉约夏天写景阮郎归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未知     佚名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豪放赞颂写人爱国生查子

鸡鸣歌

未知     佚名

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

乐府民谣

古人谈读书

未知     佚名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小学文言文读书

艳歌何尝行

未知     佚名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
”“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
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乐府写鸟寓人

猿子

未知     佚名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
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
母黠,人不可逮。
猎人以毒附矢,伺母间射之。
中母,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树,饮子。
洒已,气绝。
猎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鸣而下,束手就擒。
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跃而毙。
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爱其身。
况人也耶?世之不孝子孙,其于猿子下矣!

初中文言文寓理孝道故事

樵夫毁山神

未知     佚名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
”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
一日不樵,母且饥。
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
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
客逆劳之。
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
”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韩琦大度

未知     佚名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