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咏寒柳》原文赏析

  • jīn
    míng
    chí
    ·
    yǒng
    hán
    liǔ
  • [
    míng
    dài
    ]
    liǔ
    shì
  • yǒu
    chàng
    hán
    cháo
    qíng
    cán
    zhào
    zhèng
    shì
    xiāo
    xiāo
    nán
    gēng
    chuī
    shuāng
    tiáo
    yǐng
    hái
    jiù
    shí
    feī
    kuàng
    wǎn
    lái
    yān
    làng
    xié
    yáng
    jiàn
    xíng
    shòu
    yāo
    zǒng
    zhòng
    liáng
    shí
    fēn
    qiáo
    cuì
    shàng
    yǒu
    yàn
    tái
    jiā
  • chūn
    niàng
    chéng
    qiū
    niàn
    chóu
    fēng
    liú
    àn
    shāng
    zòng
    ráo
    yǒu
    rào
    huà
    lěng
    luò
    jìn
    shuǐ
    yún
    yóu
    cóng
    qián
    diǎn
    dōng
    fēng
    zháo
    chóng
    lián
    meí
    ér
    chóu
    dài
    yuē
    meí
    hún
    huáng
    hūn
    yuè
    dàn
    shēn
    lián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相关标签:咏物柳树寓人爱情金明池

译文及注释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注释:
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怅:失意,懊恼。
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畴昔:过去,以前。
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 《金明池·咏寒柳》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个名叫柳如是的女子的故事。她在十五岁时成为了一名歌妓,开始了她在风尘世界的生活。在崇祯年间,她与一个名叫陈子龙的名士相恋并同居。然而,陈子龙的祖母和嫡妻高氏都不接受他们的关系,迫使他们分手。柳如是被迫离开了陈子龙。

后来,柳如是嫁给了一个叫钱谦益的人作为妾室。这首词是柳如是对自己身世的悲叹,表达了她在风尘世界中的漂泊和爱情的坎坷经历。她经历了爱情的波折和家庭的不和,感叹自己的命运如此飘零。这首词可能是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的抒发。 《金明池·咏寒柳》创作背景详情»

介绍

《金明池·咏寒柳》是明清易代时期才女柳如是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诗人在离开陈子龙后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美人逐渐老去的感叹,同时在手法上更加成熟。词中处处描写柳树,实际上是在描写自己,柳树与词人的融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而词中透露出的自尊、独立、平等的人格要求使得词的格调得以提升,比苏轼的《水龙吟》更加出色。 《金明池·咏寒柳》介绍详情»

赏析

首先,这首词以描写寒柳为主题,通过寒柳的形象抒发了词人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词中运用了古人词意错综用典的手法,展现了词人的学问博洽。

在上阕中,词人通过描写“寒潮”和“残照”来渲染南浦的阴冷萧条气息。词中使用了“有恨”、“无情”等词语来形容寒潮和残照,实际上是为了表达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情。词的开头就将地点定在一个令人伤感的环境中,一个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接着,词人运用“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来描绘柳树枝条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这一手法将柳树的凄凉与春天柳絮纷飞的景象相对照,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的境地,表达了词人柳如是人生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词中使用了“柳絮”这一意象,表达了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的无助和可怜,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燕台诗》的痴恋。

在下阕中,词人通过描写“烟浪斜阳”和“特地瘦腰如舞”来表达自己对流年的感慨和自嘲。词人回忆起与陈子龙的相识和相恋,这段短暂的生活给了词人一些慰藉,成为她不幸人生中的一点亮色。然而,这段生活已经过去,词人回忆起来仍然感到悲伤。

最后,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来承接上阕的结句,并为下面的忆旧展开铺垫。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寒柳的形象,抒发了词人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词中运用了古人词意错综用典的手法,展现了词人的学问博洽。词人通过描绘寒潮、残照、柳树摇曳等情景,表达了自己的凄凉、孤独和无奈之情。同时,词人回忆起与陈子龙的相识和相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整首词以寒柳为主题,通过描写寒柳的形象,抒发了词人的情感和心境。 《金明池·咏寒柳》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柳如是的照片
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是明末清初的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她因读宋朝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她出生于浙江嘉兴。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从小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被掠卖到吴江做婢女。在妙龄时,她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她往来于江浙和金陵之间。

柳如是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和《尺牍》。这些作品展现了她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她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表达了她对命运的矛盾和对生活的热爱。

柳如是的生平中并没有明确的出生和死亡日期记录,只知道她活动在17世纪的明末清初时期。

猜您喜欢

少年游·离多最是

宋代 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诀别书

两汉 卓文君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无题四首

唐代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