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宿石头驿》原文赏析

  • chú
    宿
    shí
    tóu
    驿
  • [
    táng
    dài
    ]
    dài
    shū
  • guǎn
    shuí
    xiāng
    wèn
    hán
    dēng
    qīn
  • nián
    jiāng
    jìn
    wàn
    weì
    guī
    rén
  • liáo
    luò
    beī
    qián
    shì
    zhī
    xiào
    shēn
  • chóu
    yán
    shuaī
    bìn
    míng
    yòu
    féng
    chūn

原文: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相关标签:春节孤独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漂泊未能归家。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两鬓斑白,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石头驿: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全唐诗》题下注曰:“一作石桥馆”。
寥落:稀少,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
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除夜宿石头驿》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诗人晚年担任抚州刺史的时期。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他寄居石头驿的时候,他可能正准备经过长江回到他的故乡金坛。 《除夜宿石头驿》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正是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描写一个除夜夜宿在旅馆中的旅客,诗人抒发了自己滞留他乡的寂寞苦涩之情。诗中的“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失意和对现在漂泊生活的自怜。而“愁颜与衰鬓”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忧愁和衰老。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命运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除夜宿石头驿》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戴叔伦的照片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是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出生于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年轻时拜萧颖士为师。他曾担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务。晚年他上表自请为道士。

戴叔伦的诗作多以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为主题,但也有一些作品如《女耕田行》、《屯田词》等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他在诗歌中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强调诗歌应该具有美好的景象和意境。

戴叔伦的诗歌涉猎广泛,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既有五言绝句,也有七言绝句,还有律诗、乐府等形式。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佳作之一。

戴叔伦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原因目前无法确定。

猜您喜欢

望月有感

唐代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渡汉江

唐代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从军北征

唐代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