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每年。
每年都期待着中秋节的到来,但每年都有雾雨,让人感到愁闷。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凉月:七月的异名。
凉爽的秋月风光好,老人怀抱着对一生的休息。
明时谅(liàng)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在明亮的时候,应该花费时间来观察银河的变化,修补其中的缺陷,就像修补玉斧一样。
京洛(luò)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胡尘:胡地的尘沙。
京洛的胡尘弥漫在人们的眼前,不知道是否能像浙江一样美丽。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译文及注释详情»
年年岁岁:每年。- 指每年都会有岁月的流转,时间不停地推移。
凉月:七月的异名。- 凉月是七月的别称,可能是因为七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天气开始转凉。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指明确描述天气、时间等的变化情况。
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 京洛最初指的是洛阳,因为洛阳曾经多次成为中国的都城,所以这个词后来也用来指代都城,不一定特指洛阳。
胡尘:胡地的尘沙。- 胡尘指的是来自胡地(指北方边境地区)的尘沙,也可以泛指北方的沙尘。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注释详情»
曾几(1085-1166)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字是吉甫,自号茶山居士。他的祖籍是赣州(今江西赣县),后来迁居到河南府(今河南洛阳)。曾几曾担任江西、浙西的提刑官、秘书少监和礼部侍郎等职务。他的学识渊博,勤于政务。他的学生陆游为他撰写了一篇《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来的人们将他列入江西诗派。
曾几的诗作大多属于抒情、遣兴和唱酬题赠的作品,风格闲雅清淡。他的五言和七言律诗注重对仗自然,气韵疏畅。他的古体诗作如《赠空上人》,近体诗作如《南山除夜》等,都展现了他的才华。他著有的《易释象》和文集已经失传。《四库全书》中有他的《茶山集》8卷,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