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今天晚上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居生活却岁岁增长。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喝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注释:客中除夕:在外乡过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乡之时。
“今夕”句: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愁思。
“他乡”句:从刘皂《旅次朔方》(一作贾岛《渡桑干》)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句化出。
戎(róng)马:指军事行动、战乱。
无休歇:未停止过。
“关山”句: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句意。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柏(bǎi)叶酒:用柏叶浸过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风俗,以柏叶后凋耐久,因取其叶浸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本草纲目》:“柏叶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未敌:不能阻挡。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热泪滚滚。
《客中除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一个除夕夜旅居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特殊的夜晚的惊叹和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写出了自己亲身感受,看着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却无法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这种痛苦无法言传却深深地刺痛了诗人的心。诗人进一步交待了游子不幸的根本原因,即战争的频繁,同时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反对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诗人写出了自己在这个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感受,他只能借酒浇愁,但是酒也不能消愁去恨。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易于理解,音节响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这句话被世人赞赏为佳句。 《客中除夕》创作背景详情»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据史料记载,袁凯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担任官职。然而,由于某些事情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袁凯为了避免被追究责任,便伪装疯癫,并以病为由免职回家。袁凯在家中度过了余生,直到寿终。关于他的具体死亡年份和其他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记载。
袁凯以他的诗作而闻名,尤其是他的一首名为《白燕》的诗。这首诗使他赢得了盛名,人们常常称他为“袁白燕”。此外,袁凯还著有《海叟集》4卷,这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
综上所述,袁凯是明初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他以他的诗作《白燕》而闻名,被人们称为“袁白燕”。他在洪武三年担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被朱元璋不满,伪装疯癫并以病免职回家,最终以寿终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诗集《海叟集》4卷也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