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冬天的云彩凝结成雪花,给黄昏增添了一丝寒冷,我们登上楼台一起远眺。远处无人的绿草丛中,有几朵小小的梅花在呼唤着春天。它挺立着自己幽清娇美的身姿与我们遥遥相望,含情地微笑,似乎懂得人的语言。为什么它默默无言呢?大概是因为它有心事难以表达。不要待在墙角的阴暗处默默等待自己的衰老,你最适合在月光下绽放,在瑶琴旁站立。在人们赞美你的笛声中绽放,在清冷的晨霜中露出你的笑脸。喜爱梅花就要及早欣赏,东风一吹,你就会发现它已经在身边围绕着画栏的池塘边出现。登高归来时,你又在我的梦中缠绕,歌声让我从梦中跌落下云端,突然惊醒后才发现只是一场虚幻。想到这个时候,你应该在茶几旁的屏风上忍受着寒风。
注释:
窅(yǎo):深远。
数蕊弄春犹小:指梅花迎春绽放的细小花蕊。
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梅花善解人意,但它却不说话,一定是有难传的心事。
莫待墙阴暗老:不要等梅花在墙角老去凋谢。
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指与赏梅相称的雅事唯有月下弹琴,凌晨吹笛。
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东风很快就会来到楼阁池塘边,意指梅花也渐凋谢。
恁时:那时候。
《解语花·云容冱雪》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词人在早春时节欣赏梅花的情景。文章开篇便提到了梅花的美丽,虽然其他花卉尚未盛开,但梅花却在风中绽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词人对梅花的美丽感到欣喜,并用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上片中,词人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突出了梅花的含笑多情。词人认为梅花能够理解他的才情,懂得他的心思,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解语花”。这种赏识和理解让词人对梅花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下片中,词人利用冬雪未消的时机,快意地弹琴吹笛,与梅花共舞。这种与梅花的互动让词人感到愉悦和满足。同时,词人也时刻提醒自己要早早护花,不要等到春风来临,梅花凋谢,才恍然失落,坠入相思之苦。这种提醒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篇文章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与梅花的互动,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文章也传达了一种珍惜当下的思想,提醒人们要及时把握美好时光,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解语花·云容冱雪》鉴赏详情»
施岳(约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号梅川,吴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无法确定,大约在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他精通音律,被认为是当时的音乐专家。
在他去世后,杨缵为他建了一座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李彭老书写了碑文,周密题字,他被葬在西湖虎头岩下。这些事实表明施岳在当时受到了文人的高度推崇。然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考证。
施岳因为通晓音律,所以在作词时注重音韵的准确性,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另外,由于他广泛阅读唐诗,所以他的词语多以雅淡为主。目前只有六首他的作品存世,收录在《绝妙好词》中。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悯 一作:愍;孑立 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刘 一作: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