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忧”为主题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命运的不顺以及生命的衰老的感受。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痛苦。颈联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早鸦集聚在树上和沉闷的鼓声,这些景物的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身先死的感叹。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伤。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以及对自己不能尽力追求抱负的伤感。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生活的痛苦和不满的抒发。
《长安夜雨》赏析详情»
薛逢,字陶臣,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出生年份不详。他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中进士,后历任侍御史、尚书郎等职位。
薛逢以才华自傲,言辞激烈,常常与权贵意见不合,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的诗作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占据了一卷的篇幅。此外,《旧唐书》卷一九零和《新唐书》卷二零三中也有关于薛逢的传记。
关于薛逢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文中并未提及,因此无法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