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什么可吝啬的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告诉了母亲,夫人在当天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门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注释:
王翱:明朝人。
畿辅:京城附近地区。
公:指王翱。
恚:愤怒。
而翁:你的父亲。
长铨:选拔官吏的长官。
迁:调动。
白:禀报。
案:几案。
驾:坐马车。
朝房:朝廷中供值班的房间。
旬乃还第:十天后才回家。
吝:吝啬
置:准备
竟:最终
《王翱秉公》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秉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秉公都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秉公意味着公正和公平。无论是王翱还是任长霞,他们都不受私人感情的影响,只按照法律和规章办事。他们不因为个人关系而给予特殊待遇,也不因为个人利益而偏袒某些人。这种公正和公平的态度,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其次,秉公也意味着坚持原则。无论是王翱还是任长霞,他们都面临了来自亲人或上级的压力,希望他们做出违背原则的决定。然而,他们都选择了坚守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妥协。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了清正廉洁的形象,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最后,秉公也是一种勇气和担当。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秉公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然而,王翱和任长霞都展现了勇气和担当,勇敢地面对挑战,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的行为激励着身边的人,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因此,我们应该向王翱和任长霞学习,秉公处事。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不受私人感情和个人利益的影响。只有秉公才能执法,只有秉公执法才能保持正气。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秉公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翱秉公》启发详情»
王翱(1384-1467)是明代的一位大臣,字九皋,出生于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王帽圈村。他在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寺左寺正,后来左迁为行人,宣德初年被提升为御史。当英宗登基后,他被升为右佥都御史,并被派往江西出任官职,他在那里打击贪污和治理奸邪。七年冬天,他被派去督辽东军务。景泰四年,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并在天顺年间一直担任这个职位。他备受英宗器重,被尊称为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历经七朝,辅佐六位皇帝,他为人正直廉明,最终在去世后被追谥为“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