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宋朝,欧阳晔担任鄂州政务时,有一起州民因为争夺船只而发生殴斗致死,这个案子悬而未决。欧阳晔亲自前往监狱,将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解除他们的手铐和脚镣,并给他们提供食物。吃完后,他亲切地慰问他们,然后送回监狱,只留下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非常恐惧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就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到其他人吃饭都是用右手,只有你用左手,而被杀的人受伤在右边肋骨,难道不是你吗?”这个人无言以对。
注释:致:造成。
狱:案件。
临:面对。
狱:监。
讫:终了,完毕。
色:脸色。
惶:恐惧,惊慌。
顾:四周看。
佯:假装。
治:治理,管理。
劳:安慰。
箸 zhù:筷子。
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决:决断。
独:只。
自:亲自。
所以:......的原因。
民:老百姓。
去:去除。
坐:使.....坐。
《欧阳晔破案》译文及注释详情»
冯梦龙(1574-1646)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他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出身士大夫家庭。他的兄弟梦桂擅长绘画,弟弟梦熊是太学生,曾从冯梦龙学习《春秋》,并有诗作流传。三兄弟合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曲、诗歌等多个领域。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喻世明言》,这是一部以讽刺和幽默手法揭示社会弊端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喻世明言》,冯梦龙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如《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他的作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冯梦龙在文学创作之外,还从事戏曲创作和研究。他对戏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整理和编辑传统戏曲剧本方面。他曾整理过《西华山》、《牡丹亭》等戏曲作品,为后世的戏曲研究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梦龙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曾历经明朝末年的动荡和战乱,多次迁居和流亡。最终,他在明朝灭亡后的清朝初年去世,享年72岁。冯梦龙的文学成就和对戏曲的贡献使他成为明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