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秋风中,万木凋零,君山上的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歌女斟满一杯酒,收起笑容,要唱一首送别歌。我不是当年王维在渭城送别西去的客人,请不要唱这曲令人悲伤的《阳关》。
酒醉后,手扶楼上的栏杆举目远望,天空清远,白云悠然。被贬的南行囚客有几人能从这条路上生还呢?回望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该是我离开的京都长安。
注释:
卖花声: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敛芳颜:收敛容颜,肃敬的样子。
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引申谱曲,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危:高。
长安:此指汴京。
《卖花声·题岳阳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作者张舜民的身份背景和创作时的情境。张舜民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但因为党争而被贬官。公元1083年,他被贬到郴州的途中,登上了岳阳楼,并在此时创作了这首词。这段背景信息揭示了张舜民在创作时的心境和环境,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背景。 《卖花声·题岳阳楼》创作背景详情»
然写出了词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曾经繁华灿烂,而词人此时却身处岳阳楼,远离了这一繁华之地,心中自然会有一种思乡之情。通过对长安的回忆,词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
最后两句,词人将目光投向远方,写出了自己的命运和心境。他说“谁会凭栏意绪,落霞与孤鹜齐飞”,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他站在楼上,看着夕阳西下,看着孤独的鹜鸟飞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感慨。这两句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使整首词更加深入人心。
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自己心境的表达,展现了词人的悲凉和失意。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用屈原的诗句、对比、象征等,使词语更加生动有力。整体结构紧凑,情感流露自然,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张舜民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具体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的字是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他出生在邠州(今陕西彬县)。
张舜民是诗人陈师道的姊夫。他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后来担任襄乐令一职。在元丰年间,他被环庆帅高遵裕辟为机密文字的负责人。元祐初,他还担任过监察御史一职。他为人刚直敢言。
徽宗时期,张舜民被升任为右谏议大夫,任职仅七天,但他提交了60篇言事。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来又改任知同州。
由于卷入元祐党争事件,张舜民被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并被安置在商州。后来,他还曾担任过集贤殿修撰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