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贻歌者》原文赏析

  • shàng
    zhě
  • [
    táng
    dài
    ]
    zhèng
  • huā
    yuè
    lóu
    tái
    jìn
    jiǔ
    qīng
    dǎo
    jīn
  • zuò
    zhōng
    yǒu
    jiāng
    nán
    xiàng
    chūn
    fēng
    chàng
    zhè

原文: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相关标签:抒情羁旅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和盛开的鲜花,街市四通八达。楼上正举行着热闹的宴会,清脆的歌声唱完一曲后,又是一番杯盘交错的场景。在这个宴会上,也有来自北方的南国人,请你不要再唱那首引起人思乡之情的《鹧鸪曲》了。

注释:贻:赠送。九衢:指都城中的大道。清歌:声音清脆的歌曲。倒:斟酒。金壶:华丽的金色酒壶。鹧鸪:指《鹧鸪曲》。 《席上贻歌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古代宴席上备乐的情景。在古代宴席上,为了劝酒和助兴,人们常常会用歌唱或演奏的方式来增加气氛。这首诗的题目是《山鹧鸪》,诗人郑谷当时身处长安。相传,歌者在演唱时使用的曲调是《山鹧鸪》或《鹧鸪曲》,这个曲调据说是模仿鹧鸪的声音,曲调悲婉而清怨。歌词多是表达相思别恨的情感。诗人在听到这首歌后感受颇深,因此创作了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席上贻歌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通过这首诗,诗人向歌者表达了对其歌唱艺术的敬佩和赞美。诗人运用了由远及近、步步引入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和酒楼歌唱的欢悦氛围,展现了一幅热闹繁华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歌声动人心弦的效果,表达了对歌声的赞美和感动。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江南客”的身份自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请求歌者不要唱《鹧鸪曲》,诗人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整首诗简洁而意蕴丰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通过赠诗给歌者,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歌者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席上贻歌者》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郑谷的照片
郑谷

郑谷(约851~910)是唐朝末期的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出生于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他在僖宗时期考中进士,担任过都官郎中的官职,因此被人称为郑都官。他以《鹧鸪诗》而得名,被人称为郑鹧鸪。

郑谷的诗作大多写景咏物,展现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他的诗风清新通俗,但有时也流于浅率。他曾与许裳、张乔等人进行唱和往还,被称为“芳林十哲”。

郑谷原有的诗集已经散佚,只存有《云台编》一部作品。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和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猜您喜欢

多情

唐代 郑谷

赋分多情却自嗟,萧衰未必为年华。睡轻可忍风敲竹,
饮散那堪月在花。薄宦因循抛岘首,故人流落向天涯。
莺春雁夜长如此,赖是幽居近酒家。

杏花

唐代 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旅寓洛南村舍

唐代 郑谷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