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原文赏析

  • cǎi
    sāng
    ·
    shuǐ
    tíng
    huā
    shàng
    sān
    gēng
    yuè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shuǐ
    tíng
    huā
    shàng
    sān
    gēng
    yuè
    shān
    rén
    xián
    nòng
    yǐng
    lán
    gān
    yàn
    chóng
    chōu
    lǒng
    zhuì
    zān
  • xīn
    tōu
    xīn
    lián
    qiū
    meí
    shān
    cuì
    hóng
    cán
    bàn
    diàn
    xiāng
    shēng
    xiǎo
    hán

原文: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相关标签:写人闲适采桑子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位卸仕之人在夏日深夜的闲适情状和因闲致愁的心理活动。

文章开篇提到了“水亭”这个景物,指出水亭临水,所以“花”即夏日莲花也。夏日深夜,月光如水泻在花上、叶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作者解释了“扇与人闲”的意义,即在夏日深夜,人在水亭,不需要频摇扇子。接着,文章提到了“弄影”这个词,暗示归隐之意。通过使用“抽簪”这个词,作者暗喻卸仕归隐。这位卸仕之人在亭旁栏干伫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摇晃不停,享受着无官一身轻的自由自在。

下片中,文章描述了这位卸仕之人因闲极无聊而愁苦。他用亭旁池中的莲子作卦具,暗暗祈祷并卜之,但卜象并不理想,导致他心中烦恼,紧皱起双眉。作者使用了“秋入眉山”这个比喻,表达了他的愁苦之情。接着,文章提到了池中的荷叶和莲花已经生出莲子而开始破残,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烦恼。他整夜无眠,睡在湘妃竹编制的竹席上,直至拂晓寒意侵人,才更加清醒。

整篇文章通过描写景物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展示了这位卸仕之人在夏日深夜的闲适情状和因闲致愁的心理活动。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

宋代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日高庭院杨花转

宋代 晏几道

日高庭院杨花转,
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
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
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
弦上啼乌此夜同。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五代 冯延巳

寒蝉欲报三秋候,
寂静幽斋。
叶落闲阶,
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
休说当时。
玉笛才吹,
满袖猩猩血又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