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新月娟娟》原文赏析

  • diǎn
    jiàng
    chún
    ·
    xīn
    yuè
    juān
    juān
  • [
    sòng
    dài
    ]
    wāng
    zǎo
  • xīn
    yuè
    juān
    juān
    hán
    jiāng
    jìng
    shān
    xián
    dǒu
    lái
    sāo
    shǒu
    meí
    yǐng
    héng
    chuāng
    shòu
  • hǎo
    shuāng
    tiān
    xián
    què
    zhuàn
    beī
    shǒu
    jūn
    zhī
    fǒu
    luàn
    hòu
    guī
    xìng
    nóng
    jiǔ

原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婉约饮酒写景抒情秋思点绛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你知道吗?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注释:
点绛唇:《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调名取自江淹《咏美人春游》中的诗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又名《南浦月》、《点樱桃》、《沙头雨》、《十八香》、《寻瑶草》等。
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斗:北斗星座。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
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归兴:归家的兴致。 《点绛唇·新月娟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词的背景。根据张宗的《词林纪事》记载,汪藻曾被派往泉南担任守将,但后来因为被人诽谤而被调往宣城。他内心感到非常烦躁和愤懑,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点绛唇·新月娟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诗的解读。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天空中有一弯新月,地上江水静悄悄,山顶上北斗星斜斜地横亘。诗人无法入眠,他看着窗纸上映出的梅树影子,一边搔首思考,一边静静地思索。他觉得霜天有什么好呢?好在他接到了调令,不再需要参加官场上的宴会和应酬。好在他不再需要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当它们像乌鸦一样喧闹一阵子就罢了。好在他在赴任之前可以回家探望亲人。

上片的前两句描写了景色,展现了一幅新月江山的画面:一弯美丽的新月被星星们围绕着,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水平静,听不到波浪声。这两句是作者在深夜起来远望所见,倒置前后,写的是静谧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无法入眠,于是他穿上衣服起来,想要排遣一下心情。他习惯在思考问题时搔首,这两个字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不平静。结尾的句子“梅影横窗瘦”,通过静中见动的手法,表达了只有在月影西斜的时候才能看到梅花的影子。而用“瘦”字来描绘梅花的姿态,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美丽。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霜天本来是喝酒驱寒的好时光,但是诗人却没有喝酒的兴致。“传杯”是指传递酒杯并一起喝酒以增加酒的乐趣,通常在宴会上进行,而不是独自喝酒或者对饮。这里说“闲却传杯会了”,联系到诗人的身世,可以知道此时他正被迫调动,官场上失意。最后两句,诗人的“归兴”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乱鸦啼后”,而且这种思归的念头比思酒的兴致更加浓烈,可见他已经非常厌倦官场生涯。鸦被形容为“乱”,足以说明鸦的数量之多,喧闹之甚。

这篇赏析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厌倦,以及对家庭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冬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庭的思念。 《点绛唇·新月娟娟》赏析详情»

赏析二

抒发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江山之景和室内的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上阕以描绘江山之景为主,通过写夜空中的新月和星月交辉,以及远山静立和江水悄无声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图。其中,“衔”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仿佛把北斗星衔在其中的景象,而“梅影横窗瘦”则以梅花的清瘦形象点明了残冬早春时节。这些景物的描绘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下阕则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引发了下文的抒情。词人远离官场宴会,对酒兴全无,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其中,“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暗喻了得志小人的聒噪,而词人对之的反应是“搔首”、“闲却”,默默无语。这里的“无声”与“有声”相对,表达了作者远离官场的决心。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将景语与情语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江山之景和室内人物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抒发,使整首词充满了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点绛唇·新月娟娟》赏析二详情»

金朝诗人汪藻的照片
汪藻

汪藻(1079~1154)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学家。他的字是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出生在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他是汪谷的儿子,先世籍贯是婺源,后来迁居到饶州德兴。在早年,他曾向徐俯、韩驹学习诗歌,并进入太学,喜欢阅读《春秋左氏传》和《西汉书》。

崇宁二年(1103年),汪藻中进士,后来担任了婺州(今浙江金华)的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的教授、著作佐郎、宣州通判等职务。他的词作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共有4首。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暂时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五代 孙光宪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次日醉归

宋代 杨万里

日晚颇欲归,主人若见留。
我非不能饮,老病怪觥筹。
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
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
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
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
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候。
造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
机心久巳尽,犹有不平鸥。
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

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劝客 一作:唤客)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