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晴朗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ōu)不惊。
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桃花嫣(yān)然出篱(lí)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茅茨烟暝(míng)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草屋边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春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整个春天大概没有连续十天没有下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天上的云彩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外田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篱笆外将要开放的桃花探出头来,看上去是如此娇艳动人。
草屋边烟雨缭绕,打湿了行人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悠闲的梦中唤醒回到现实。
《春日》译文详情»
这篇赏析是关于汪藻的成名作的。根据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三所述,这篇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诗社中的赞誉。这首诗清新明快,与同时代的张耒的作品相似。正是因为这首诗,作者才逐渐为人所知。诗中描绘了农村中常见的桃花和红杏,但却以清丽的笔触写出了一种开卷有益的感觉。桃花初开时嫣然一笑,令人心醉神迷;再仔细观察,花蕊半开,仿佛是含情脉脉的少女。尽管这首诗是描写物象的,但其中融入了作者年轻的心性,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绝不能说它的风格轻浮。 《春日》赏析详情»
汪藻(1079~1154)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学家。他的字是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出生在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他是汪谷的儿子,先世籍贯是婺源,后来迁居到饶州德兴。在早年,他曾向徐俯、韩驹学习诗歌,并进入太学,喜欢阅读《春秋左氏传》和《西汉书》。
崇宁二年(1103年),汪藻中进士,后来担任了婺州(今浙江金华)的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的教授、著作佐郎、宣州通判等职务。他的词作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共有4首。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暂时没有提及。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