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平沙:旷野。将:送。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注释:
1. 芳草平沙:指美丽的草地和平坦的沙地。
2. 斜阳远树:夕阳斜照下的远处的树木。
3. 无情桃叶江头渡:桃叶随波漂流,无情地渡过江头。
4. 醉来扶上木兰舟:喝醉后被人扶上木兰舟。
5. 将愁不去将人去:既要把愁事抛开,也要离开这个地方。
6. 薄劣东风:指微弱而不好的东风。
7. 夭斜落絮:娇嫩的柳絮斜飘落下。
8. 明朝重觅吹笙路:明天再去寻找吹笙的路。
9. 碧云红雨小楼空:碧蓝的天空下红色的雨点,小楼空无一人。
10. 春光已到销魂处:春天的美景已经到了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
《踏莎行·芳草平沙》译文及注释详情»
①平沙:旷野。- 平沙指的是一片没有起伏的沙地,没有植被和建筑物的荒凉地带。
②将:送。- 将在这里表示把某物送给某人,将其交给对方。
《踏莎行·芳草平沙》注释详情»
这篇评解描述了一首暮春送别词的内容。诗的上片描写了在江头送别的情景。诗人扶醉登上船,当人离去后,只有“愁”留在原地。下片描写了别后的情景。落花飞舞,东风轻柔。春光即将消逝,人已离开,楼空无人。整首诗凄婉而缠绵,表达了作者无法尽情表达的情感。 《踏莎行·芳草平沙》评解详情»
张翥(1287~1368)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字仲举,出生于晋宁(今山西临汾)。他年少时四处游荡,后来跟随著名文人李存学习,非常勤奋。由于他的父亲调官到杭州,他有机会跟随仇远学习,因此他的诗文写得非常出色,逐渐有了名气。
张翥曾经有一段时间隐居在扬州,直到至正初年(1341年)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他升至翰林学士承旨的职位。除了诗歌创作,张翥还在政治和教育领域有所贡献。他在元代的文化界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于张翥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