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原文赏析

  • wàng
    qín
    chuān
  • [
    táng
    dài
    ]
  • qín
    chuān
    cháo
    wàng
    jiǒ
    chū
    zhèng
    dōng
    fēng
  • yuǎn
    jìn
    shān
    jìng
    weī
    chéng
    chóng
  • qiū
    shēng
    wàn
    zhú
    hán
    líng
    sōng
  • yǒu
    guī
    tàn
    shuāng
    lòu
    nóng

原文: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相关标签:抒怀归隐写景望秦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
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
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松柏,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我因为要归隐,不由得产生叹息,凄凉,艰难的条件让我感到更加困苦重重。

注释:
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炯:遥远。
净:明洁。
重:重叠。
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
归欤:归去。
凄其:寒冷的样子。 《望秦川》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颀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身于赵郡李氏,是一个士族家庭的成员。然而,尽管他的家庭背景优越,他在进士考试中只取得了一些小官职,比如新乡县尉。他经历了五次考绩,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升迁的机会。因此,他在晚年选择辞去官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这首《望秦川》是李颀在他晚年离开长安的途中写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在官场上失意的心情和对长安的离别之情。具体的创作时间并不清楚,但可以想象,这首诗是在他离开长安的时候,他对过去的官场生涯和未来的归隐生活感到思考和反思的时候写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颀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描绘了秦川的美景,表达了对长安的眷恋和对过去的回忆。这首诗展现了李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己的失落感。

李颀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他诗歌创作的重要线索。他的官场经历和离别长安的心情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这首《望秦川》也成为了他晚年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望秦川》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离别之感。他对于离开长安这座繁华都市,回到东川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遗憾。他感叹着客人的归去,凄凉的霜露浓厚,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不甘。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长安山川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诗人运用简洁的笔触和明净的色调,将长安的秋天景色描绘得细致而清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秦川大地,太阳从东面的峰峦间隙中升起的景象,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不舍。他用“迥”字准确地表现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用“净”字和“重”字描绘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和秋色的苍劲凄清。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秋声万户竹和寒色五陵松,进一步渲染了秋的悲凉气氛,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最后,诗人通过“望秦川”和“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表达了自己离别长安的心情。他对于离开这座繁华都市,回到故乡的无尽感慨和遗憾,以及对于自己不得志的郁闷和不甘,都在这两句中得到了表达。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墨和明净的色调,描绘了长安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清晰的线条,将情景与情感相融合,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秦川》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颀的照片
李颀

李颀(690-751)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据说出生于东川(今四川三台),但也有争议。他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他中进士,后来担任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李颀的诗作以边塞题材为主,表现了豪放、慷慨和悲凉的风格。他的七言歌行尤为突出,具有独特的特色。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边塞风光、战争和士兵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边塞的艰苦和士兵的忠诚。他的诗作情感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李颀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李颀体”,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李颀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情况目前已无法考证,只能根据史书和传说进行推测。然而,他的诗作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

猜您喜欢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送刘昱

唐代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代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