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后:一本作“却”。锦段:即“锦缎”。
障:一本作“幢”。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六幺:亦写作“六么”。
注释:
- 路远仙城:指远离仙境的路途。
- 王郎:指男子的名字。
- 芳卿:指女子的名字。
- 憔悴:形容面容憔悴不堪。
- 锦段:即锦缎,一种华丽的丝织品。
- 镜空:指镜子中空无一物。
- 步障:一种用于装饰的屏风。
- 新绮:指新的锦缎。
- 凡花瘦不禁秋:指普通的花朵在秋天也会凋谢。
- 幻腻玉:指虚幻而华丽的玉器。
- 腴红鲜丽:形容红色鲜艳而丰满。
- 相携:一同走。
- 试新妆乍毕:刚刚试完新的妆容。
- 交扶轻醉:互相搀扶着微醺。
- 断桥:指桥的一段已经断裂。
- 骤玉骢:指一匹骏马。
- 千娇凝睇:形容女子娇羞的目光。
- 昨梦顿醒:昨天的梦境突然醒来。
- 依约旧时眉翠:按照约定的旧时眉目。
- 愁边暮合碧云:忧愁的边缘渐渐融入夜色。
- 倩唱入、六幺声里:美妙的歌声融入六幺的音乐中。
- 风起:风开始吹动。
- 舞斜阳:舞蹈在斜阳下进行。
- 阑干十二:指晚上十二点的时候。
《惜秋华·木芙蓉》译文及注释详情»
根据以上内容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⑴原注:大曲《六么》,王子高芙蓉城事,有楼名碧云。
- 大曲《六么》:指一部名为《六么》的大曲剧作。
- 王子高芙蓉城事:指剧作《六么》的故事情节,主要涉及王子高与芙蓉城的事情。
- 楼名碧云:指剧中出现的一个楼阁,名为碧云。
⑵后:一本作“却”。
- 一本作“却”:指在后来的版本中,将原注中的“后”一词改为“却”。
⑶锦段:即“锦缎”。
- 锦段:指一种织有花纹的丝织品。
- 即“锦缎”:即指“锦段”一词在此处的意思是指锦缎这种丝织品。
⑷障:一本作“幢”。
- 障:指在舞台上起到遮挡或分隔作用的道具。
- 一本作“幢”:指在某个版本中,将原注中的“障”一词改为“幢”。
⑸六幺:亦写作“六么”。
- 六幺:指一种麻将牌的组合,由六个一筒和一个九筒组成。
- 亦写作“六么”:指“六幺”一词也可以写作“六么”。
《惜秋华·木芙蓉》注释详情»
华丽的衣服,手牵手相互依偎,仿佛是一对仙侣在人间漫步。这一幕景象让人感到神奇而美好。
整首词以描绘芙蓉仙城的传说为主题,通过描述王子高与周芳卿的相遇和分别,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和离别之苦。词人通过描写木芙蓉花的美丽和神奇,将仙城的传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词中运用了双调的韵律,使整首词的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流畅而有韵味。上下片的格律也使词的结构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通过描绘木芙蓉花的美丽和仙女的幻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词中也融入了对爱情和离别的思考,使整首词更具情感共鸣。
总之,这首词以描绘芙蓉仙城的传说为主题,通过描写木芙蓉花的美丽和神奇,展现了爱情和离别的苦楚。词人运用双调的韵律和丰富多样的意象,使整首词充满了节奏感和情感共鸣,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惜秋华·木芙蓉》鉴赏详情»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