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书虞元翁书》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shū
    yuán
    wēng
    shū
  • [
    sòng
    dài
    ]
    xiáng
  • shuǐ
    xiè
    fēng
    weī
    zhěn
    liáng
    chuáng
    jiǎo
    diàn
    ǒu
    huā
    xiāng
    táng
    yān
    zhào
    yuān
    yāng
  • hóng
    tóu
    qīng
    zhàng
    yuǎn
    绿
    píng
    shàng
    bái
    ōu
    shuāng
    lín
    làng
    dàn
    shuǐ
    yún
    xiāng

原文: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萍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


相关标签:婉约题画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水榭(xiè) - 临水楼台
牙床(diàn) - 雕饰精致的小床
角簟(diàn) - 以角蒿编织的席子
红蓼(liǎo) - 一种植物,生长在渡口
淋浪 - 笔墨酣畅淋漓的意思
注释:
水榭风微玉枕凉 - 水榭中微风吹拂,玉枕凉爽
牙床角簟藕花香 - 牙床上铺着角簟,散发着藕花的香气
野塘烟雨罩鸳鸯 - 野塘中烟雨笼罩着一对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 - 红蓼生长在渡口,远处是青嶂山
绿萍波上白鸥双 - 绿色的浮萍漂浮在水波上,两只白鸥并飞
淋浪淡墨水云乡 - 笔墨酣畅,如淋漓般的墨水,宛如水云之乡 《浣溪沙·书虞元翁书》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水榭:临水楼台。水榭是指建在水边的楼台,通常用于休憩或观赏风景。

牙床:雕饰精致的小床。牙床是一种床的类型,通常具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用于寝室或客厅。

角簟:以角蒿编织的席子。角簟是一种席子,用角蒿等材料编织而成,常用于坐卧或铺设在床上。

淋浪:笔墨酣畅淋漓。淋浪形容书法或绘画时,笔墨流畅自如,充满激情和灵感。 《浣溪沙·书虞元翁书》注释详情»

评解

这篇评解介绍了一首题画小词,通过形象化的文字描绘,成功地再现了原画的色彩、布局和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前。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这首小词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文章提到这首小词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现了原画的色彩、布局和意境。这意味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将画中的色彩、布局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小词,感受到画作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

其次,文章指出这首小词成功地让未见过画作的读者感受到了画作的真实性。通过作者巧妙的文字选择和描写技巧,读者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到画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这种写作手法使得读者对于画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最后,文章提到这首小词的末句点题,绾结入妙。这意味着小词在结尾处巧妙地点明了主题,使整篇作品更加完整和有力。这样的结尾设计增强了读者对于小词的印象和感受,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这篇评解对于这首题画小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通过形象化的文字再现,读者能够感受到画作的美感和情感,同时作者的巧妙结尾也使整篇作品更加完整。这篇评解成功地展示了这首小词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浣溪沙·书虞元翁书》评解详情»

苏庠

苏庠(1065~1147)是南宋初期的词人,字养直,因病目而自号眚翁。他出生于泉州,后随父亲苏坚迁居丹阳(今属江苏)。在丹阳后湖卜居后,他又自称后湖病民。苏坚本身就有诗名,曾与苏轼合作唱和,得到苏轼的赏识,因此声名大噪。

在徽宗大观和政和年间,苏庠与苏固、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人在江西结成诗社。他在澧阳(今湖南澧县)建造了一座别墅,供自己游憩使用。之后,他迁居京口。

在宋高宗绍兴年间,苏庠和徐俯一同被征召,但他独自选择隐逸而不前往,最终以隐逸生活度过余生。

猜您喜欢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唐代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宋代 吴激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画石

唐代 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