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原文赏析

  • zài
    jīng
    yuán
    jiàn
    xiāng
    rén
    wèn
  • [
    táng
    dài
    ]
    wáng
  • duō
    nián
    suì
    lǎo
    zhī
    huí
  • féng
    mén
    qián
    dào
    xiāng
    lái
  • liǎn
    meí
    shǒu
    gòng
    xián
    beī
  • yīn
    qín
    fǎng
    访
    péng
    jiù
    wèn
    tóng
    hái
  • shuaī
    zōng
    duō
    zhí
    ruò
    shǎng
    chí
    tái
  • jiù
    yuán
    jīn
    zài
    fǒu
    xīn
    shù
    yìng
    zaī
  • liǔ
    xíng
    shū
    máo
    zhaī
    kuān
    zhǎi
    cái
  • jīng
    chù
    zhú
    bié
    zhòng
    zhū
    meí
  • dāng
    jué
    shuǐ
    shí
    zǒng
    shēng
    tái
  • yuàn
    guǒ
    shuí
    xiān
    shú
    lín
    huā
    hòu
    kaī
  • xīn
    zhī
    wèn
    weí
    bào
    caī
  • xíng
    dāng
    xià
    jiǎn
    yuán
    lái

原文: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相关标签:抒情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已在外漂泊多年,年纪大了还不能怀乡。
在门前忽然遇到一位客人,他说是从故乡来的。
皱着眉头一起握手,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一起饮酒。
情意恳切的询问旧朋友,详细周到地问起孩子们。
衰微的家族有很多兄弟侄儿,哪个去观赏园池亭台?
旧日的庭园如今是否依然存在?新树也该会栽上了。
柳行植得疏密合适,茅草房修剪得有宽有窄。
从哪里移来的竹子?又栽种了几棵梅树?
渠沟里不该断绝水流,爱生青苔的石头是否依旧?
院中的果实哪一种先熟?林中的花哪一种后开?
客居的心情只想多询问,为我回答不要让我猜。
不久将乘坐下泽车驱马而行,回去铲除旧院中的杂草。

注释:
旅泊:漂泊,这里指在外做官,未能归乡。
敛眉:皱起了眉,这里指掉泪动容,是表达思乡之情。
衔杯:喝酒。
访:询问。
屈曲:详细周到。
衰宗:衰微的宗族,是一种自谦的说法,犹言“寒家”。
羁(jī)心:羁旅的情怀。
下泽:车名,是一种适于沼田行驶的短毂车。
莱:草名,又名藜。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绩的一段经历。公元621年底或公元622年初,王绩的朋友薛收来到龙门拜访他,并劝他离开山野生活。不久之后,王绩应邀前往长安,进入待诏门下省。公元627年,王绩四十三岁,他的兄长王凝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弹劾大臣侯君集,牵涉到太尉长孙无忌,王氏兄弟受到打压。王绩因为声称自己患有脚疾而被罢免。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居住在京华期间创作的,也可能是在他两次归田之前的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创作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因为见到了从远方来的乡人朱仲晦,稍作寒暄后,迫不及待地询问故乡的情况,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但也表现出对家乡、亲人、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关怀。这首诗正是其中之一,通过对故乡的询问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意境描绘得十分细腻,通过对城市繁华和诗人旅居多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遇到故乡人后的激动和眼泪流下的描写,更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思乡之情的感受。接下来,诗人对故乡的询问,展现了他对亲朋好友、家族的关心和牵挂。通过对旧居、栽树、建房、种竹、植梅、渠水、石苔、园果、林花等的提问,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幅自然风景和社会生活的图景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叮嘱故人回答不要有顾虑和表示自己将告老回乡作结,给人以娓娓动听、余韵无穷的感觉。诗人的告别和回乡的决定,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的厌倦,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询问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境描绘得十分细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真实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叮嘱故人回答不要有顾虑和表示自己将告老回乡作结,给人以娓娓动听、余韵无穷的感觉。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绩的照片
王绩

王绩(约590~644)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无功,号东皋子。他在隋末举孝廉后被任命为秘书正字,但他并不喜欢在朝廷任职,因病辞职后又被任命为扬州六合丞。然而,当时天下大乱,他选择放弃官职回到故乡。

在唐武德中,他被诏为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被罢免后,他回到河渚间的河洲,开始务农,并自称为“东皋子”。他的性格简单傲慢,喜欢饮酒,能够一次喝下五斗酒。他还自己创作了《五斗先生传》,并撰写了《酒经》和《酒谱》。

王绩的诗歌风格近而不浅,质朴而不平凡,真实而自由,表现出旷怀高致的情感,直接追随魏晋时期的高风。他的律诗体裁在六朝时期已经有所发展,但在隋唐时期才真正成熟,而王绩无疑是其中的先驱者。

猜您喜欢

咏怀

唐代 王绩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赠程处士

唐代 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山中叙志

唐代 王绩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