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越山青断西陵浦》原文赏析

  • táo
    yuán
    rén
    ·
    yuè
    shān
    qīng
    duàn
    西
    líng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yuè
    shān
    qīng
    duàn
    西
    líng
    piàn
    yīn
    shū
    cháo
    dài
    jiù
    chóu
    shēng
    céng
    zhé
    chuī
    yáng
    chù
  • táo
    gēn
    táo
    dāng
    shí
    míng
    fēng
    qián
    róu
    yàn
    liú
    chūn
    zhù
    kōng
    qiáng

原文: 越山青断西陵浦。一片密阴疏雨。潮带旧愁生暮。曾折垂杨处。
桃根桃叶当时渡。鸣咽风前柔橹。燕子不留春住。空寄离樯语。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相思离别桃源忆故人

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双调词,共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这首词的词牌名有多个版本,如《虞美人影》、《胡捣练》、《桃园忆故人》、《醉桃园》和《杏花风》等。这首词是陆游忆苏姬的作品,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可以相互参阅。

词中的“越山”一句描绘了越中的风景,“西陵浦”指的是西陵渡。词人从吴地来到越地,眼中的越山青青,阴风凄雨,隔断了词人遥望当年两人分别之处——西陵浦。而“潮带”一句则是忆旧日的离别。这里的“潮”指的是钱江潮,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中的“十年断魂潮尾”相呼应。词人想起当年在这里折柳赠别,劝阻对方离别,但最终对方还是离去,使词人的离愁之恨一直延续至今。上片写出了作者因触景生情的心情。

下片的“桃根”一句借用了王献之的《桃叶歌》典故。王献之有《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这里借喻与去妾分别。词中说这里正是当年两人分离的渡口,所以今天重游旧地,听到传入耳中的船桨声,也感觉它似在为两人的分离而呜咽哀伤。而“燕子”一句则借物寄愁,词人看到燕子在即将启程的船桅上不停地呢喃,似乎在埋怨留不住美好的春色,也留不住帆樯的启行。这表达了好景难住,人难永聚的感慨,同时也诉说了两地相思的无尽思念。燕子的呢喃语似乎还在向词人诉说去姬寄来的言语,可惜这些言语终究无法解开词人的相思之结。有人猜测姬离去后可能给词人寄来了信,诉说了她的苦衷。下片通过借景抒情,寄托了词人的愁思。

总的来说,《桃源忆故人》通过描绘越中风景和西陵渡的离别之处,表达了词人对去姬的思念之情。词中借用了王献之的《桃叶歌》和燕子的形象,寄托了词人的愁思和无尽的相思之情。这首词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相互参阅,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离别画面。 《桃源忆故人·越山青断西陵浦》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桃源忆故人

宋代 朱敦儒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
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桃源忆故人

宋代 王之道

望中风絮迷烟草。愁结几番昏晓。花径有时亲扫。载酒应须早。
人情曷似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旧隐何当重到。迎得平安报。

桃源忆故人(和张文伯送春二首)

宋代 王之道

依依杨柳青青草。攀断画桥春晓。风里落花如扫。莫厌寻芳早。
酴醿芍药看来好。恰似江湖遗老。锦段荷□传到。愧乏琼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