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原文赏析

  • shén
  • [
    táng
    dài
    ]
    zhāng
  • shù
    zào
    hán
    mǎn
    tíng
    fēng
    huā
    zhòu
    dēng
    dāng
    qīng
    shā
    huà
    zhū
    lián
    yǐng
    xié
  • mén
    wài
    wǎng
    lái
    sài
    piān
    piān
    fān
    luò
    tiān
    huí
    shǒu
    jiāng
    yān
    huǒ
    tóu
    sān
    liǎng
    rén
    jiā

原文: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抒情惆怅河渎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树上鸦声噪鸣一片,秋风吹落的芦花枫叶,撒满寺庙的庭院。青纱帐的后面,供神的灯中午还亮着,斜斜的灯影投给画阁珠帘。
寺门外来来往往的人声嘈杂,求神还愿的香客步履沓沓。远去的白帆似在江风中起舞,渐渐地消逝在茫茫的天涯。回头远望,隔江的炊烟袅袅,寂寥的渡口有三两户人家。

注释: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四句四仄韵。
寒鸦:秋冬时节的乌鸦。
“昼灯”一句:昼灯:祠庙中的长明灯。轻纱:指灯罩。画阁:彩绘的楼阁,指祠庙。斜:斜着的灯影。
祈赛:即祈报,祭祀名。春祈丰年,秋报神功。又遇水旱则祈,既如愿而报。祈赛客,祈报的百姓。翩翩:往来的样子。
烟火:百姓做饭时的炊烟袅袅。渡头:渡津。三两人家。 《河渎神》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乘船经过河神庙时的情景。具体的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在船上看到河神庙内外正在举行祈赛,而行人匆匆而过,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岸边只能隐约看到星星点点的人家烟火散落在江上。这样的景象让词人倍感孤独和凄凉,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在客途中深深的秋天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河渎神》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的主题是祈赛,描写了神祠一日祈赛的景象和人们的归去。上片从外而内,描写了神祠的静穆和庄严的色彩,以及内景的昏暗幽幂。下片则由近而远,写了祈赛结束后人们的归去,以及他们回首所望的景象。整首词通过描写神祠和人们的归去,表达了一种对神祠的敬畏和对人世间的繁华的思考。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神祠的古穆神秘和人世间的喧嚣,以及人们对神祠的敬仰和对人世间的迷惘。整篇赏析对词的结构和意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词中的独特之处和与其他唐五代词的区别。 《河渎神》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张泌的照片
张泌

根据提供的内容,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姓名:张泌 (bì)

生卒年:不详

别名:字子澄

籍贯:安徽淮南

职业:五代后蜀词人

流派:花间派

特点:

1. 词作用字工炼,字句精练。

2. 章法巧妙,结构严谨。

3. 描绘细腻,情感真挚。

4. 用语流畅,表达自如。

虽然提供的信息有限,但可以看出张泌是五代后蜀时期的一位词人,代表了花间派的风格。他的词作在用字上非常精练,章法严谨,描绘细腻,用语流畅。然而,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等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清江引·长门柳丝千万结

元代 曹德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即事

唐代 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北朝 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五代 孙光宪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日日

唐代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