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月影。一阵好风频频地吹落残花,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注释:
转:一作“啭”。(莺鸟鸣叫的声音)
月:一作“日”。(指太阳)
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指风吹落花的声音)
隔帷:帷帐外。(指帷帐之外)
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指古筝放在彩屏下)
锦茵:锦制的褥垫。(指锦绣的床上用品)
眠玉:睡眠中的女子。玉,如玉的肌肤,此指女子。(指女子的肌肤)
斜袅:袅袅斜飘。烟轻:一作“轻烟”。(指烟雾轻盈地飘动)
淡蛾:淡眉。不胜情:承受不了相思之情的煎熬。(指女子的眉毛)
处:一作“事”。云:代指行踪不定的游子。(指梦中的人)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开头描写了清晨的景象,通过描写莺啼声和月影,展现了闺人清晨初醒时的感受。接着,词中抒情主人公开始思考,通过描述风谢落花声,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随后,词中运用暗笔,通过描述挂在绣屏上的宝筝和帘帷,揭示了闺人的孤寂。上片五句纯粹是客观描述,但其中却蕴含着主人公的情感。下片则换了一种笔法,描写了闺人的情态和心理活动。通过描述她睡在绣被中,静看着炷香的袅袅轻烟,表达了她的凄凉之意。最后两句点睛之笔,通过比喻远方的游子为行云,表达了主人公对梦中欢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篇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词中主人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首词被认为是优秀的艳词之一。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姓名:毛熙震
字号:不详
出生年份: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
死亡年份:不详
籍贯:蜀人
活动时期: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
职务:后蜀秘书监
特点:
1. 毛熙震擅长写词,现存二十九首词作品。
2. 他的词作辞藻华丽。
需要补充的信息:
1. 毛熙震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
2. 毛熙震的字号。
3. 毛熙震的词作品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 毛熙震在后蜀秘书监的任职情况和贡献。
5. 毛熙震在后蜀秘书监以外的其他活动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