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
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
杨妃沈醉,苎罗更比西施。
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
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
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
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
杨慎(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字是用修,号是升庵。后来因为被流放到滇南,他自称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他是杨廷和的儿子,汉族,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祖籍是庐陵。
杨慎在正德六年成为状元,后来担任官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订武宗实录。当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他上书抗议。世宗继位后,任命他为经筵讲官。然而,在嘉靖三年,因为参与了“大礼议”,他受到了廷杖的惩罚,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直到终老。
杨慎是明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丰富,被称为第一。尽管他的诗歌不专注于盛唐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倾向。在被贬谪之后,他表达了许多愤怒和不满。他还擅长写作散文、词和散曲,他的古代考证作品范围广泛。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百多种。后人将他的作品编辑成《升庵集》。
如许风光,被软红尘土,埋没多时。
终朝荷囊束带,簪笔彤墀。
柳边花底,问何人、归院曾迷。
浑未见、堆云桥外,隔河小路逶迤。
侥倖敝车羸马,傍垂杨曲水,独放轮蹄。
何来雪花糁径,惹动相思。
韶华背我,愧閒曹、到此才知。
双鬓影、无人厮觑,春风一任相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