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山坡上的梯田就像楼梯一样,山下平地上的田块就像棋盘。
忽然一只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注释:
郊:指城外、野外、郊外。
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块,又称梯田。
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
棋局:象棋盘。
鹭:一种长颈尖嘴的水鸟,常在河湖边、水田、沼泽地捕食鱼虾。
点破:打破了。
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出郊》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杨慎被贬至云南永昌卫的情景。公元1524年,由于参与了“大礼议”事件,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在这里,他度过了30多年的时间。在被贬期间,杨慎远离了朝堂的争斗,享受了宁静的乡间生活。他身处一片绿色的田野,眼前飞来了一只白鹭,这让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歌。 《出郊》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南方山乡水田的美丽景色。诗中运用了画面描写和动态描写,最后一句尤为出彩,将春日郊外的田野景色描绘得如画般美丽。
诗中的“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这两句描述了水田的形态,将其比喻为楼梯和棋盘,展现了高田和平田的壮观景象。高田从下往上看,层层如楼梯;平田从上往下看,纵横如棋盘。田畦整齐有序,秧苗茁壮成长,通过诗人视角和位置的变化,描绘了不同方位的田野景色。
接下来的“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这两句描写了一片绿油油的秧田,突然飞来一只白鹭,给秧田增添了活力和亮色,使静谧的画面变得有动感。诗人运用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象,将其转化为“万绿苗中一点白”的奇观。最后一句“点破”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这首诗看似简单自然,实际上却独具匠心。整首诗以郊外踏青者的视角为描写的触角,先通过仰视和俯视描绘了远处到近处的秧苗所呈现的浓浓春色,突出了南方水乡水田的静态春光。然后,诗人的目光随着突然飞来的白鹭转移,停留在“点破”的“秧针绿”上,由静态转为动态,再加上色彩的强烈对比,白鹭的白与秧田的绿使得整首诗更具自然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勒出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美丽景色。诗中运用了画面描写和动态描写,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在修整得精致的梯田旁,一片片像棋盘一样平整的水田,犹如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停歇,点破了绿色秧田的景象,留下了洁白的身影。
《出郊》赏析详情»
杨慎(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字是用修,号是升庵。后来因为被流放到滇南,他自称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他是杨廷和的儿子,汉族,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祖籍是庐陵。
杨慎在正德六年成为状元,后来担任官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订武宗实录。当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他上书抗议。世宗继位后,任命他为经筵讲官。然而,在嘉靖三年,因为参与了“大礼议”,他受到了廷杖的惩罚,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直到终老。
杨慎是明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丰富,被称为第一。尽管他的诗歌不专注于盛唐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倾向。在被贬谪之后,他表达了许多愤怒和不满。他还擅长写作散文、词和散曲,他的古代考证作品范围广泛。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百多种。后人将他的作品编辑成《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