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着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时,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
注释:
乍暖:天气骤然暖和起来。
庭轩:庭院和走廊。
清明:节气名,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中酒:喝醉了酒。
去年病:指去年喝醉了酒,即中酒。
楼头画角:指谯楼(城门上的望楼)上的画角。画角,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
重门:一道道门户。
《青门引·春思》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以描写春天的变化和怀旧为主题,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上阕表达了对春天逝去和花朵凋零的忧伤,下阕则表达了对过去回忆和与秋千有关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词的开头两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天气变化的敏感感受,通过“乍暖”和“轻冷”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了春天的变化。接着,词人将注意力转向了清明这个时节,通过“庭轩”一句,将天气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联系起来。接下来的歇拍二句,则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迁,象征了人事的沧桑和美好事物的破灭,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的过片部分则以醉酒为过渡,通过“楼头画角风吹醒”一句,描写了角声和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的情景。这一句中的“醒”字,表现出了酒醉之后的苏醒和愁恨之重。接着,词人通过“入夜”一句,将现实境况与内心的痛苦相结合,表达了更加黯然和沉重的心情。
最后的结句则以隔墙的秋千影子为象征,指出重门也无法阻隔触景伤怀的情感。月光将秋千影子送到了隔墙之外,给人以微妙而渺远的感觉。这句词被赞赏为“描神之笔”,表现了词的含蓄和韵味。
整首词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意味隽永。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词人抒发了对逝去的春天和过去的回忆的怀旧之情,给人以深思和感慨。这首词充分展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是一首值得赏析的作品。
《青门引·春思》赏析详情»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被人们称为“张安陆”,因为他曾任安陆县的知县。他在天圣八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他退居湖杭之间,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人一起游玩。张先擅长作慢词,与柳永齐名。他的词语造诣高超,尤其擅长运用“影”字,因此被世人称为张三影。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细节暂时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