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suǒ)秋千翦(jiǎn)翦风。
【注释】
落索:冷落萧索。
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jiǎ)清尊莫放空。
【注释】
鱼雁:指书信。
金陵子:歌女。
斝:古代酒器。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译文及注释详情»
落索:形容冷落凄凉的样子。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景色或环境的冷清寂寥,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
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寒风吹过时的声音和感觉,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鱼雁:指书信。这个词常用来比喻书信往来,像鱼儿和雁一样传递信息和情感。
金陵子:指歌女。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古代的歌女,特指在金陵地区活动的歌女。
斝(jiǎ):古代酒器。这个词是指古代一种用来盛放酒的器具,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酒壶或酒瓶。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关于一首词的,词的主题是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词中使用了“迟迟月”和“翦翦风”来描绘早春夜晚的清寒氛围,同时也突出了怀乡的愁绪。最后两句以歌酒的方式来宽解这种思乡之情,更加展现了乡愁的深挚和婉曲之美。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详情»
杨慎(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字是用修,号是升庵。后来因为被流放到滇南,他自称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他是杨廷和的儿子,汉族,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祖籍是庐陵。
杨慎在正德六年成为状元,后来担任官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订武宗实录。当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他上书抗议。世宗继位后,任命他为经筵讲官。然而,在嘉靖三年,因为参与了“大礼议”,他受到了廷杖的惩罚,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直到终老。
杨慎是明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丰富,被称为第一。尽管他的诗歌不专注于盛唐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倾向。在被贬谪之后,他表达了许多愤怒和不满。他还擅长写作散文、词和散曲,他的古代考证作品范围广泛。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百多种。后人将他的作品编辑成《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