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向来人道,真个胜周公。燕然眇,浯溪小,万世功,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宫中赝,堂中伴,翻虎鼠,搏鸇雀,覆蛇龙。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便一朝符瑞,四十万人同。说甚东风,怕西风。
甚边尘起,渔阳惨,霓裳断,广寒宫。青楼杳,朱门悄,镜湖空,里湖通。大纛高牙去,人不见,港重重。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抛尽黄金无计,方知道、前此和戎。但千年传说,夜半一声铜。何面江东。
):地名,指浙江西湖。
鄂州:地名,指湖北鄂州。
大捷:大胜利。
骗局:欺骗的计谋。
乞求:请求。
恩赐:赐予恩惠。
乞和:请求和平。
夜半鸣锣溃逃:夜半敲锣声响,溃散逃跑。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理宗宝祐七年(1258年)和咸淳十年(1274年)之间的一系列事件中。在宝祐七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围困鄂州,贾似道被派去援助,但他却不敢与蒙古军交战,私自向忽必烈乞求和平,并答应纳币称臣。然而,贾似道隐瞒了这一内幕,谎称取得了大捷。宋理宗因此认为贾似道有再造之功,晋升他为少师,并封他为卫国公。后来,贾似道又被加封为太师,封号为魏国公。
然而,在咸淳十年,蒙古军队再次南下,攻破了鄂州。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贾似道为了缓解朝野舆论的压力,率军到前线指挥作战。然而,他却再次采取了求和的策略,但遭到了蒙古军的拒绝。在元军的进攻下,贾似道的军队溃不成军,他自己也仓皇逃离战场。最终,在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破了临安,南宋灭亡。
作者在极大的义愤之下,写下了这首词,对贾似道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口诛笔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贾似道的愤怒和失望,揭示了他对贾似道的背叛和投降的愤慨之情。通过这首词,作者希望揭示出贾似道的虚伪和背叛,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以史为词,直抒胸臆,揭露了贾似道在鲁港兵败前的飞扬跋扈和丑态。上片描述了贾似道在国难当头之际仍沉湎声色,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国家形势的危急。贾似道在鲁港兵败中表现出仓皇惊慌的丑态,暴露了他的虚妄无耻。
词的上片通过揭露贾似道的丑态,讥讽了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小人。贾似道被称为“周公”,实际上是指那些阿谀奉承的群小。作者自己因忤贾似道而被置丙第,因此对贾似道的丑态有着深刻的认识。词中的“燕然眇,浯溪小,万世功,再建隆”生动描绘了贾似道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丑态。与之相对比的是后汉窦宪追北单于的事迹,贾似道自以为能够建立万世不灭的功勋,但其虚妄无耻,少有前人可比。
词的下片重点描写了贾似道欺君压臣的罪行。贾似道自景定元年进入朝廷,到德佑元年鲁港军败,十五年间完全操纵了南宋朝局。词中的“堂中伴”指那些阿附于权奸的官僚,“弄虎鼠”和“搏鸇雀”描述了奸臣间争权夺利的情景。贾似道上台后将前任权臣掀翻在地,完全操纵了国家政局。词中的“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描写了贾似道在权力之下的憔悴和疲惫,而“四十万人同”则指的是贾似道的统治下,四十万人同样受苦。
整首词以犀利的笔锋和酣畅的语气,直接揭露了贾似道的丑态和罪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赋词,词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贾似道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对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小人进行了讽刺和批评。这首词以史为词,真实地揭示了贾似道的丑恶面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赏析详情»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2月12日。他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上进士榜。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他的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其中包括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宋史·艺文志》曾经著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佚失。
刘辰翁的文学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辰翁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