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春感》原文赏析

  • liǔ
    shāo
    qīng
    ·
    chūn
    gǎn
  • [
    sòng
    dài
    ]
    liú
    chén
    wēng
  • tiě
    méng
    zhān
    yín
    huā
    leì
    chūn
    chóu
    chéng
    fān
    qiāng
    jiē
    tóu
    shì
    shēng
  • kān
    zuò
    qīng
    dēng
    xiǎng
    guó
    gāo
    tái
    yuè
    míng
    niǎn
    xià
    fēng
    guāng
    shān
    zhōng
    suì
    yuè
    hǎi
    shàng
    xīn
    qíng

原文: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相关标签:元宵节故国思念爱国柳梢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注释:
题曰《春感》,亦咏元宵。
铁马:指战马。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群。”
银花:花炮,俗称“放花”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洒泪“兼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意。
愁城: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详见姜夔《齐天乐》注⑷(231页)。
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周邦彦《西河》:“酒旗戏鼓甚处市。”
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武林旧事》卷三:“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
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柳梢青·春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南宋灭亡之后创作的,作者刘辰翁亲身经历了国家的最后灭亡。在历史上,中国的广袤国土经历了三代两帝的开创,汉唐帝国的不断扩张,但这一次,国土第一次沦为异族的牧场。这是一个国家灭亡的悲痛时刻,作者用凄凉的笔触表达了邦宗沦覆、物事皆非的感受。 《柳梢青·春感》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离乡别井,长作他乡客。”这两句写作者离开故乡,长期流离异乡的心情。“那堪”二字,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的痛苦和无奈之情。他不愿离开故乡,却被迫长期作为他乡的客人,无法回到故土,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整篇词中贯穿始终,是作者内心最深沉的感受。

“万里长云,一望无际。”这两句写作者在异乡眺望天空,看到无边无际的云彩。“万里长云”形容云彩的广阔无边,与作者的离乡之苦形成鲜明对比。作者身处异乡,思乡之情如云般遥远无边,无法抵达。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作者心中愈发强烈。

“天边飞鸟,一片惆怅。”这两句写作者在异乡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鸟群,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天边飞鸟”形容鸟群的自由飞翔,与作者的束缚之境形成鲜明对比。作者身处异乡,无法自由飞翔,心中充满了对故乡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整篇词以描绘临安元宵灯节的凄凉情景为开篇,通过对元统治下的临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元统治者的义愤。接着,通过描写作者离乡别井的心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篇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柳梢青·春感》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刘辰翁的照片
刘辰翁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2月12日。他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上进士榜。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他的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其中包括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宋史·艺文志》曾经著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佚失。

刘辰翁的文学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辰翁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宋代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别云间

明代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