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原文赏析

  • rùn
    zhōu
    tīng
    jiǎo
    /
    wǎn
    rùn
    zhōu
    wén
    jiǎo
  • [
    táng
    dài
    ]
    shè
  • jiāng
    chéng
    chuī
    jiǎo
    shuǐ
    máng
    máng
    yǐn
    biān
    shēng
    yuàn
    cháng
  • jīng
    tiān
    shā
    shàng
    yàn
    hǎi
    mén
    xié
    liǎng
    sān
    xíng

原文: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号角声在润州的上空回荡,江水茫茫。那号角吹奏的是边塞歌曲,慷慨悲凉,行人听到此曲,仿佛听到了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长长哀怨声。

听到这哀怨的号角声,沙滩上的那群大雁像受惊似的突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沿着海门朝远方飞去。

注释:润州:即今江苏镇江。角:古代军中乐器,所吹奏的多为边塞曲,有铜角、画角等。
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全唐诗》校:一作“孤城”。
曲引边声:《全唐诗》校:一作“风引胡笳”。
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镇江府志》:“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文宗时期,李涉因某种原因被贬谪到康州,康州是当时广东德庆的治所。在他流放的途中,他创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很可能就是《晚泊润州闻角》。这首诗的题目也有一种补充的意味,说明这首诗是在他作为羁旅者在水上旅途中创作的。 《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李涉的绝句《江城吹角水茫茫》进行的解读。这首诗以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站在船头,眺望着茫茫江面,听到城头传来悲切的边地乐调。这种边地乐声引起了诗人的共鸣,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边声的幽怨和江流的悠长,将抽象的思归之情具象化。接着,诗人描述了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飞向远方。这一描写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无法回家的遭遇。诗人家在洛阳,而鸿雁却飞向南方,越飞越远,无法传递家书。整首诗写得自然而富有情感,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每一个物象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情感的跳动,情思含蓄,寄托着深远的感慨。 《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赏析详情»

李涉

李涉是唐代诗人,约生活在806年前后。他的字不详,自号清溪子,出生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年轻时,他曾在梁园做客,但由于遇到了兵乱,他被迫逃往南方避难。他与弟弟李渤一起隐居在庐山香炉峰下。后来,他离开山区,担任幕僚的职务。在宪宗时期,他曾担任太子通事舍人的职位。然而不久后,他被贬到峡州(今湖北宜昌)担任司仓参军,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的艰难时光。后来,他得到赦免并返回洛阳,隐居在少室。在文宗大和(827-835)时期,他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因此被世人称为“李博士”。他著有《李涉诗》一卷,其中收录了六首诗词。据传,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被人们广泛传颂。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情况,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猜您喜欢

听多美唱歌

唐代 李涉

黄莺慢转引秋蝉,冲断行云直入天。
一曲梁州听初了,为君别唱想夫怜。

送杨敬之倅湖南

唐代 李涉

久嗟尘匣掩青萍,见说除书试一听。
闻君却作长沙傅,便逐秋风过洞庭。

题五松驿

唐代 李涉

云木苍苍数万株,此中言命的应无。
人生不得如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