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词》原文赏析

  • tóng
  • [
    táng
    dài
    ]
    shè
  • cháo
    niú
    niú
    xià
    jiāng
  • niú
    niú
    cūn
  • suō
    chū
    lín
    chūn
    guǎn
    chuī
    shā
    cǎo
    绿
  • luàn
    chā
    péng
    hāo
    jiàn
    mǎn
    yāo
    měng
    huáng

原文: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相关标签:儿童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In the morning go to herd the cattle drive the cattle to the river bay.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In the evening go to herd the cattle drive the cattle through the village.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Wearing a raincoat walking in the drizzling forest folding a reed pipe and lying on the green grass playing a tune.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The waist is filled with short arrows made of wormwood no longer afraid of tigers biting the calves.

注释:
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朝(zhāo): Morning; the time when the sun rises.
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Suō (suō): Raincoat made of grass or palm similar to a raincoat.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Shācǎo: Perennial herbaceous plant. It grows in wet areas or sandy areas by the river. The stem is upright and triangular. The leaves are slender dark green hard and shiny. It blooms small spike-like flowers in summer reddish-brown. It has long creeping underground stems and brown swollen tubers. The tubers are called xiāng fù zi and can be used as medicine.
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
Hāo (hāo): Common name for tóng hāo.
黄犊(dú):小牛。
Dú (dú): Calf.
荷:披着,背上。
Hè: Wearing carrying on the back. 《牧童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猛虎欺负小牛犊”,展现了牧童的勇敢和自信。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牧童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首诗以牧童的生活为主题,通过描写牧童的日常工作和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牧童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如四次出现的“牧牛”,以及“下江曲”和“度村谷”等词语的反复出现,使整首诗具有歌谣的节奏感和韵味。同时,诗人通过描写牧童在大自然中的欢乐和想象,展现了牧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如春雨细如丝、牧童披着蓑衣走过小树林、莎草一天天地绿起来等,使人仿佛置身于牧童的生活场景之中。诗人通过描写牧童的活泼顽皮和想象力,展现了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牧童形象真实可爱,给人以亲切感和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牧童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写牧童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展现了牧童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牧童的生活场景之中。整首诗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牧童的快乐。 《牧童词》赏析详情»

李涉

李涉是唐代诗人,约生活在806年前后。他的字不详,自号清溪子,出生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年轻时,他曾在梁园做客,但由于遇到了兵乱,他被迫逃往南方避难。他与弟弟李渤一起隐居在庐山香炉峰下。后来,他离开山区,担任幕僚的职务。在宪宗时期,他曾担任太子通事舍人的职位。然而不久后,他被贬到峡州(今湖北宜昌)担任司仓参军,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的艰难时光。后来,他得到赦免并返回洛阳,隐居在少室。在文宗大和(827-835)时期,他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因此被世人称为“李博士”。他著有《李涉诗》一卷,其中收录了六首诗词。据传,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被人们广泛传颂。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情况,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猜您喜欢

拟挽歌辞三首

魏晋 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咏二疏

魏晋 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时运·其二

魏晋 陶渊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