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生平,里居以及生卒年均不详,大约在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的时候活动。
据记载,于濆于咸通二年(681年)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中进士,成为一名官员。他最终在泗州担任判官一职。
于濆在当时的诗坛上感到诗人们过于拘束于声律,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因此,他创作了三十篇古风诗,以矫正当时的陋习。他自号逸诗,意在表达他的诗歌风格与众不同。他的诗集《于濆诗集》以及他的传记《新唐书艺文志》流传至今。
关于于濆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目前无法确定。但根据他的活动时间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年份,可以推测他大约在唐僖宗乾符初在世的时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