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亲手种下许多杏树和桑树,富家的儿子砍倒了文杏树做中梁。只因为连续多年的苦役太繁重,不得不全部卖给富家的儿子。富家的大儿子有很多田地产业,他又花了很多钱买来了高官的职位。老田翁每天经过他家门口,垂杨树下停满了贵人的车辆。老田翁回到家里一直告诉家人,引来了满屋子的儿孙们的嗟叹和伤心。看不见千株裸露的桑树和杏树,只有满池的荷花散发着幽香。
注释:植:种植树木。
树:株,棵。
文杏:一种杏树,树高大,木材有文彩,可用于做中梁。
频年:连续多年。
尽:全部。
金章:大官所持有的金印。
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且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人乘坐。
垂杨:一种树木,又称垂柳,易于种植,枝叶下垂,摇曳多姿。
说向家:“向家说”的倒文,指向家人讲述此事。
咨嗟:感叹声。
浦:本作“水滨”解释,这里指水池。
芙蓉花:荷花的别名,荷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花朵美丽,也有莲花、菡萏等别名。
《田翁叹》译文及注释详情»
过这首诗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描写田翁的遭遇和富家郎的行为,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人间的不平。田翁是一个勤劳善良的老农,他辛勤劳动了一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温饱,同时也为社会和后代造福。然而,封建社会的现实却让他倾家荡产,不得不将自己心血和希望倾注的桑林和杏树卖给富家郎。而富家郎却毫不顾忌地砍倒文杏,开池种荷花,追求自己的享乐和权势。这种现实让田翁和他的家人感到悲伤和不平,也让作者感到愤慨。
这首诗通过对田翁和富家郎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田翁勤劳善良,通过他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勤劳和朴素的阶级觉悟。他种桑和种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温饱,还包含着为社会和后代造福的思想。他的形象具体而有血有肉。而富家郎的行为则展现了他的贪婪和无情。他砍倒文杏,广为经营田地,用钱买官位,招来贵人的车辆,毁掉桑林开池种荷花,这一切都是从田翁的视角和口中揭示出来,突出了他“为富不仁”的特点。
作者的态度通过诗中的描写和表达得到体现。作者对田翁表示同情,对富家郎表示厌恶和斥责。他通过描写田翁的遭遇和富家郎的行为,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整首诗形象鲜明,情节简单,通过对田翁和富家郎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人间的不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田翁叹》赏析详情»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生平,里居以及生卒年均不详,大约在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的时候活动。
据记载,于濆于咸通二年(681年)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中进士,成为一名官员。他最终在泗州担任判官一职。
于濆在当时的诗坛上感到诗人们过于拘束于声律,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因此,他创作了三十篇古风诗,以矫正当时的陋习。他自号逸诗,意在表达他的诗歌风格与众不同。他的诗集《于濆诗集》以及他的传记《新唐书艺文志》流传至今。
关于于濆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目前无法确定。但根据他的活动时间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年份,可以推测他大约在唐僖宗乾符初在世的时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