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依稀:仿佛。
(月黑的时候,星星移动,灯光频繁闪烁,仿佛已经过了初夜。清风轻轻吹拂,如此美景令人心生多情。豆花凉在地上,知道雨水已经咽下了虫子的声音。)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淅淅:微风声。扃:关闭。
(微风渐渐逼近,吹拂着稀疏的蓬草,几家茅屋都关闭了门。茨茹和荷叶认出了零星的星星。不知道潮水是否即将退去,渔民们的梦境悄然而生。)
《临江仙·夜泊瓜洲》译文及注释详情»
①依稀:仿佛。这个词用来形容某种感觉或者记忆模糊不清,仿佛只是模糊地存在于脑海中。
②淅淅:微风声。这个词形容微风吹过时所产生的细微声音,通常是柔和而轻柔的声音。
③扁:关闭。这个词用来形容将某物关闭或者压扁,使其变得平坦或者平整。在这个上下文中,可能指的是将某个物体的盖子或者门关闭。
《临江仙·夜泊瓜洲》注释详情»
这首词以描写夜晚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片朦胧的夜色。诗中描述了一个荒村的景象,人们静静地居住在这里,仿佛能够感受到茨菇和荷叶的存在,这些景物都充满了诗意。
诗中的“渔梦”一词具有双关意义,既可以理解为静静地入睡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隐遁的愿望。而“凉帖地”中的“凉”字和“咽虫声”中的“咽”字,都展示了作者对于字的运用的独特技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字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作者通过描绘荒村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这首词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于文字的炼字之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临江仙·夜泊瓜洲》评解详情»
吴锡麒(1746~1818)是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职务。他还两次充任会试同考官,并晋升为右赞善,进入直上书房,后来又担任侍讲和侍读,最终升任国子监祭酒。
吴锡麒生性耿直,不追求权贵,但他的名著在公卿之间广为传播。在担任上书房的时候,他与皇曾孙关系密切,成为莫逆之交。每当他得到一帖或一幅画作,必定与皇曾孙一起题跋,因此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后来,吴锡麒因为亲老而乞养归里。他主讲了扬州安定乐仪书院以及安定、爰山、云间等书院,并时刻关注并提拔有才华的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他都致力于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