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阳清泠泉》原文赏析

  • yóu
    nán
    yáng
    qīng
    líng
    quán
  • [
    táng
    dài
    ]
    bái
  • luò
    hán
    quán
    qīng
  • 西
    huī
    zhú
    liú
    shuǐ
    dàng
    yàng
    yóu
    qíng
  • kōng
    wàng
    yún
    yuè
    jìn
    cháng
    sōng
    shēng

原文: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相关标签:纪游抒情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夕阳西下,万物在晚霞的映衬下,璀璨异常、如梦如幻,让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美景。清冽的泉水纯净透明,惹人喜爱。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水面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水面上的余晖渐渐向东聚拢、散去,好像是眷念、追逐着东去的流水一般。此情此景令作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不能静。
眺望着云中明月,唱一曲故乡民乐,不曾想,欲解乡愁愁更愁,吟乐思乡徒增惆。一曲终了,连古松也不禁发出簌簌之声。

注释:惜:珍惜,不舍。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寒泉: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清: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
西辉:指夕阳余辉。
逐:追赶、追逐。
荡漾: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无法平静。
游子情: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游子情,身在异乡之人的思乡情。
空:没有结果的,白白地。作者歌唱乡乐而不能归故里,乡乐本是用来解乡愁的,但现在一时无法回到故里,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
长松:高大的松树,古松。 《游南阳清泠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涌现,他们以诗词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其中,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的春天,李白漫游至南阳(今属河南)。南阳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这里山水秀丽,风景如画,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李白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底蕴。

在南阳的这段时间里,李白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这片土地的独特之处。他沉浸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脉动。他看到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感受到了花草树木的生机。他看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劳作,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勤劳。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李白的心灵,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

于是,李白在南阳写下了这首清新俊逸、含蓄隽永的诗作。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南阳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诗人对南阳的深情厚意,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意。

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才华和创作力,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它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颗明珠,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它也成为了南阳的一张名片,吸引了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和韵味。

这首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李白的诗才和创作力,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游南阳清泠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李白的《游南阳清泠泉》进行的解读。文章首先引用了周同宾的观点,表达了李白对南阳和清泠泉的喜爱,并指出李白游过的清泠泉在诗中仍然生动清静,而现实中只能通过诗的意境去寻找。接着,文章介绍了李白游历南阳时的情景,他在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满天际的时刻,看到了清冷泉的美景。作者深深陶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写下了这首《游南阳清泠泉》。文章描述了夕阳映红了清冷泉的水面,远处晚霞绚丽,近处波光粼粼,山峦起伏,树影婆娑,山清水秀,壮美绚丽。然而,夕阳的余晖很短暂,而清冷泉却静静地流淌着,温婉柔润,给作者的心灵带来了启迪和慰藉。文章还提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夕阳的余晖追随着东去的流水消失不见,让作者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游子的境遇,思乡之心如影随形。随着夕阳的消失,明月显露于天际,作者望着云际的明月,引吭高歌,而古松也似乎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和着歌声呼啸不已。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景色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李白对南阳清泠泉的喜爱以及思乡之情。 《游南阳清泠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

宋代 苏轼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蓝田山石门精舍

唐代 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宋代 黄庭坚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