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原文赏析

  • tóng
    zhèng
    xiāng
    bìng
    xiǎo
    yǐn
    zèng
    /
    chéng
  • [
    táng
    dài
    ]
    qún
  • qún
    tuō
    liù
    xiāng
    jiāng
    shuǐ
    bìn
    shān
    duàn
    yún
  • fēng
    zhī
    yìng
    tiān
    shàng
    yǒu
    shēng
    shì
    jiān
    wén
  • xiōng
    qián
    ruì
    xuě
    dēng
    xié
    zhào
    yǎn
    táo
    huā
    jiǔ
    bàn
    xūn
  • shì
    xiāng
    lián
    zhēng
    jiào
    róng
    jiàn
    wén
    jūn

原文: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相关标签:女子

译文及注释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裙拖:裙子拖在地上;六幅:六层;湘江:湘江的水;鬓耸:鬓发高耸;巫山:巫山的山峰;一段云:一片云彩。)
你看那歌姬柔滑的裙裾宛若拖曳着六层湘江秀水,高耸的发髻如同轻挽着一片巫山烟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风格:风度;只应:只应该;岂合:怎么会合适。)
她那绰约的风姿只应该在天上出现,她那动听的歌声又怎么会在人间听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瑞雪:美丽的雪花;灯斜照:灯光斜照;桃花:桃花的花瓣;酒半醺:微醺的状态。)
她胸前雪白的肌肤在华灯斜照下尤显风韵,她眼中神采在微醺的状态下更显妩媚。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相如:古代文人;怜赋客:欣赏文才的人;争教:怎么会让。)
想当初若不是欣赏相如的文才,又怎么会那么容易让他见识到文君的风采。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你看那位歌姬,她柔滑的裙裾仿佛拖曳着六幅湘江秀水,她高耸的发髻就像是轻轻挽着一缕巫山烟云。

她那绰约的风姿应该只在天上才能见到,她那动听的歌声又怎么可能在人间听闻。

她胸前雪白的肌肤在华灯的斜照下显得格外妩媚,她眼中的神采在微醺的酒意中更加迷人。

想当初,如果不是因为爱慕相如的才华,她怎么会那么容易让他见识到文君的风采。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译文详情»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照片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他在澧县仙眠洲有一处古迹名为“水竹居”,据旧志记载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是一位极有诗才的诗人,他居住在沅湘地区,崇拜屈原和宋玉,他的诗作写得十分出色。《湖南通志·李群玉传》中称赞他的诗歌“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关于他的生平,根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的记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然而,他只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就放弃了。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次创作诗词。李群玉“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了自己的三百篇诗歌。唐宣宗“遍览”了他的诗作,称赞其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予他“锦彩器物”,并授予他“弘文馆校书郎”的官职。三年后,他辞去官职回归故里,在去世后被追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综上所述,李群玉是唐代一位出生于澧州的诗人,他的诗才非常出众。他曾经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但后来放弃了。在宰相裴休的邀请下,他再次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向皇帝献上了三百篇。他的诗歌被唐宣宗称赞为异常高雅,获得了官职和荣誉。然而,他最终选择辞去官职回归故乡,去世后被追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猜您喜欢

钓鱼

唐代 李群玉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春晚

唐代 李群玉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
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静夜相思

唐代 李群玉

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
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