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孔融(153-208),字文举,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中的首领。他出生在鲁国(治今山东曲阜),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宙之子。孔融年少时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才华,勤奋好学,被誉为俊秀之士,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
孔融在献帝即位后担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等职位,因此被称为孔北海。他在郡任职期间,修建城邑,建立学校,选拔贤才,推广儒术。建安元年(196),孔融被征召回京担任将作大匠,后来又被任命为少府和大中大夫。
孔融性格豪爽,喜欢招待宾客,热衷于议论时政,言辞激烈。他的言论常常触怒曹操,最终导致了他被曹操所杀。孔融还擅长诗歌和散文创作,他的散文作品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他的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时期的动乱现实。
孔融的原有文集已经散佚,但明代的学者编纂了《孔北海集》来收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