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中屈节捕鱼,暗示自己要以柔弱之姿应对强大的敌人。水潜匿方,表示要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让敌人察觉。与时进止,表示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出行施张,表示要积极行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示了诗人的斗争策略和情志。诗人通过离合的方式,将“鲁国孔融文举”六个字巧妙地融入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孔融的敬仰和对鲁国的归属感。这种离合诗的形式类似于古代的瘦辞和隐语,通过谜语和灯谜的形式,引人入胜,增加了文化娱乐的乐趣。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志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虽然他使用了遁辞和隐语的手法,但他的志向仍然是为了靖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的改革的渴望。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诗人在仕途上曾经检举中官亲族,陈述罪恶,言无阿挠。后来又对曹操书疏倨傲。虽然他与融相善,但融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与时进止、隐曜、韬光的策略,似乎并不是出自他的手笔。但事物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诗人可能是为了应对曹操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斗争策略和方法。这也是诗中主旨的体现。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该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之后。诗的开头四句提纲挈领,宣示了诗人今后的斗争策略。他以渔父屈节捕鱼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要以柔弱之姿应对强大的敌人。通过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行施张等诗句,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斗争策略和情志。整首诗通过离合的方式,将“鲁国孔融文举”六个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孔融的敬仰和对鲁国的归属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志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虽然使用了遁辞和隐语的手法,但仍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的改革的渴望。整首诗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机智,以及对斗争策略的思考和应对能力。
《离合郡姓名字诗》赏析详情»
孔融(153-208),字文举,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中的首领。他出生在鲁国(治今山东曲阜),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宙之子。孔融年少时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才华,勤奋好学,被誉为俊秀之士,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
孔融在献帝即位后担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等职位,因此被称为孔北海。他在郡任职期间,修建城邑,建立学校,选拔贤才,推广儒术。建安元年(196),孔融被征召回京担任将作大匠,后来又被任命为少府和大中大夫。
孔融性格豪爽,喜欢招待宾客,热衷于议论时政,言辞激烈。他的言论常常触怒曹操,最终导致了他被曹操所杀。孔融还擅长诗歌和散文创作,他的散文作品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他的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时期的动乱现实。
孔融的原有文集已经散佚,但明代的学者编纂了《孔北海集》来收集他的作品。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