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结客少年场。
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後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
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2月12日。他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上进士榜。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他的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其中包括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宋史·艺文志》曾经著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佚失。
刘辰翁的文学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辰翁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两眼如刀。
浑身似玉。
风流第一佳人。
及时衣着。
梳头京样。
素质艳丽青春。
善别宫商。
能调丝竹。
歌令尖新。
任从说洛浦阳台。
谩将比并无因。
半含娇态。
逶迤缓步出闺门。
搔头重慵憁不插。
□□□□。
□□□□□□。
只把同心。
千遍捻弄。
来往中庭。
应长降王母仙宫。
凡间略现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