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六 (初献。》原文赏析

  • zhōu
    yuán
    qiū
    shí
    èr
    shǒu
    liù
    chū
    xiàn
  • [
    nán
    beǐ
    cháo
    ]
    xìn
  • xiàn
    chéng
    qīng
  • shān
    shěn
    qīng
  • weí
    shàng
    xiǎng
    qià
    huáng
    qíng
  • jiàng
    jǐng
    tōng
    shén
    míng
    tóng
    shàng

原文: 献以诚,郁以清。
山罍举,沈齐倾。
惟尚飨,洽皇情。
降景福,通神明(○同上)。



南北朝诗人庾信的照片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他出生于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备受赞誉,被誉为“才子佳人”。然而,庾信的一生并不顺遂,他经历了沉痛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

庾信后来来到北方,他在北方接触到了不同于南方的文化氛围,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融合了南北方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面貌。

庾信的作品涉及多个文学体裁,包括诗歌、赋、文言文等。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雄浑激昂的风格为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慨。他的赋作品则以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为特点,展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他的文言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为风格,展示了他对人情世故和人性的洞察和思考。

庾信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备受赞誉,他被誉为北周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庾信的一生并不幸福,他经历了家族的衰败和政治的动荡,最终在北周末年去世。庾信的离世是北周文学的一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

猜您喜欢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

南北朝 庾信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
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
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
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
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
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
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
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同上)。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九

南北朝 庾信

百川俱会。大海所以深。
群材既聚。故能成邓林。
猛虎在山。百兽莫敢侵。
忠臣处国。天下无异心。
昔我文祖。执心且危虑。
驱剪豺狼。经营此天步。
今我受命。又无敢逸豫。
惟尔弼谐。各可知竞惧(○同上)。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传是仓颉造书

唐代 宋之问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證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一作雨)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