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马说的鉴赏

鉴赏
继续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千里马的特殊才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何也?”通过这个反问,作者表达了对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不解和愤懑。

接下来,作者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来引出了一个比喻,比喻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埋没和忽视。作者通过这个比喻,暗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不重视和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

最后,作者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以及对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的重要性。整篇文章通过比喻和反问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千里马的遭遇和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的呼吁。


诗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 同: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相关标签: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马寓人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