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原文赏析

  • lóu
    chūn
    ·
    chéng
    shàng
    fēng
    guāng
    yīng
    luàn
  • [
    sòng
    dài
    ]
    qián
    weí
    yǎn
  • chéng
    shàng
    fēng
    guāng
    yīng
    luàn
    chéng
    xià
    yān
    chūn
    paī
    àn
    绿
    yáng
    fāng
    cǎo
    shí
    xiū
    leì
    yǎn
    chóu
    cháng
    xiān
    duàn
  • qíng
    huái
    怀
    jiàn
    jiào
    chéng
    shuaī
    wǎn
    luán
    jìng
    zhū
    yán
    jīng
    àn
    huàn
    nián
    duō
    bìng
    yàn
    fāng
    zūn
    jīn
    fāng
    zūn
    weí
    qiǎn

原文: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春天婉约失意遣怀情怀玉楼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上春光明媚,黄莺低语,燕子婉转鸣叫;城下碧波荡漾,波涛拍打着堤岸。绿柳和芳草何时才会凋谢?我泪眼迷蒙已是愁肠寸断。

人到晚年渐觉美好情怀在消逝,面对镜中的自己惊讶于昔日年轻容颜已经改变。想当年曾因多病而害怕饮酒,而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等句。也称为“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共五十六字,前后两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莺语:黄莺婉转鸣叫好似低语。
拍岸:波涛拍打堤岸。
鸾镜:镜子。古代有“鸾睹镜中影则悲”的说法,以后常把照人的镜子称为“鸾镜”。
朱颜:这里指年轻的时候。
芳尊:盛满美酒的酒杯,也指美酒。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二

从城墙上眺望,景色十分美好,黄莺的鸣叫声混乱不堪。城下的湖面上波澜壮阔,春水不断地拍打着堤岸。那些令人伤感的青青杨柳像绵绵的芳草一样,何时才能不再存在呢?我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忧愁袭来,让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感觉自己的情怀渐渐像一个老人,失去了生气。令我惊讶的是,镜子中昔日红润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变得如此憔悴苍老。往年,我身体虚弱多病,不喜欢碰那美酒金杯,而现在,杯子放在面前,我却担心酒斟不满。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译文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三月,当时刘太后去世,仁宗开始亲政,着力清除刘氏党羽。钱惟演是与刘氏结为姻亲的人,他在这个时候遭受了不幸的命运。这首词是在钱惟演去世不到一年的时候,作者晚年谪迁到汉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时所作。这个背景为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悲伤的氛围和情感基础。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鸾镜朱颜两相似”,通过对自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对逝去青春的感伤。其中,“鸾镜朱颜”是对女性美的象征,而作者将自己与之相比,更加凸显了自己的衰老和失意。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词中的感伤更加深刻,也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两句则是对政治失意的感伤的表达,“朱颜衰晚”与“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对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失落和被遗忘的感受。这种政治失意与个人衰老的结合,使词中的感伤更加复杂,也更加具有思想性。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凄婉的笔触,通过对春景和自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词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都充满了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展现了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同时,词中的情感也更加复杂,既有对个人衰老的感伤,也有对政治失意的悲愤,使整首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鉴赏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和表达手法进行分析和解读。词的上阕描绘了春景,通过城上和城下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伤春之情。下阕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愁怀和对衰老的感叹。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春景和自己的心情来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伤。整首词情调凄婉,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春光和自己衰老的悲伤。

赏析中还提到了词作者的背景和写作动机,作者是一位曾经仕宦显达但晚年被贬外放的人,他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对政治生命和人生旅途走到尽头的悲伤。赏析中指出词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都非常出色,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自己的愁绪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留恋和无奈。

整篇赏析通过对词的内容和表达手法的分析,揭示了词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对词作者的背景和写作动机进行了解读。赏析中对词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了赞赏,认为词中的意象和比喻运用得非常巧妙,情感表达凄婉动人。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赏析详情»

讲解

这篇讲解主要是关于钱惟演晚年情怀的描述。钱惟演对仕途非常感兴趣,但一生未能实现当上宰相的愿望,这使他感到非常遗憾和困苦。他曾经向太后阿谀奉承,但效果适得其反,被舆论攻击并被赶出朝廷。宋仁宗亲政后,他的处境更加困难。因此,钱惟演晚年的心境非常不顺畅,他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他在仕途挫折时内心的困苦和愁怨。

词人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美景,但这些景色却搅乱了他的心绪,引发了他的愁怨。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京城高官厚禄时的得意时刻,与此相比,他现在的不得意之际只能引发对往日的回忆和留恋,这增加了他眼前的痛苦。在情急之下,词人责问何时才能结束恼人的春天,这也表达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下片解释了词人愁苦的原因。词人将一切归咎于岁月的流逝和容颜的衰老。每次照镜,他都为此感到惊叹。他唯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举起酒杯,借酒消愁。然而,他担心举杯喝酒只会让愁苦更加加重。根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读者可以推测出他的内心愁苦。虽然词人写出了愁苦之意,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相比,他的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和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地叙述,毕竟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年代。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讲解详情»

宋代诗人钱惟演的照片
钱惟演

钱惟演(977—1034)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诗人。他的字是希圣,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吴越忠懿王钱俶的第十四个儿子。钱惟演从钱俶那里回到宋朝后,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并被任命为直秘阁,负责修订《册府元龟》。后来,他升迁为工部尚书,担任枢密使,并最终担任崇信军节度使。钱惟演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的著作中,现存有《家王故事》和《金坡遗事》。钱惟演的生平中,还包含了他的出生和死亡的信息,但具体的日期和细节需要进一步补充。

猜您喜欢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五代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元日感怀

唐代 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