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原文赏析

  • zhōng
    qiū
    duì
    yuè
  • [
    táng
    dài
    ]
    cáo
    sōng
  • yún
    shì
    jiè
    qiū
    sān
    gòng
    kàn
    chán
    pán
    shàng
    hǎi
  • zhí
    dào
    tiān
    tóu
    tiān
    jìn
    chù
    céng
    zhào
    rén
    jiā

原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相关标签:中秋节月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注释: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中秋对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针对一首明快的诗歌进行分析。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赏月的情景,显得平淡无奇。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转变了笔锋,将注意力从皎洁的月色转移到了月亮的无私上。诗中的“一人家”很明显指的是帝王家族,而月亮对待帝王家族和穷人的态度是完全公正的,它的光明对待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诗人的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整首诗以明快的语调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于平等和博爱的理念。 《中秋对月》赏析详情»

曹松

曹松(828——903)是唐代晚期的诗人,字梦徵,出生于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份目前不详。

在早年,曹松曾因避乱而栖居在洪都西山,后来依附于建州刺史李频。然而,李频去世后,曹松流落江湖,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

直到光化四年(901年),曹松中进士,当时他已经年过七十,被特授为校书郎(秘书省正字)。然而,不久之后,曹松去世。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时间也没有详细的记载。

猜您喜欢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宋代 张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代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 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