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注释:金带:大刀柄上系的红绸子。连环:一种刀。束:捆。
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卷(juǎn)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劫:劫持,冲杀。
斫:读zhuó,砍。缺:破损。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注释:扎(zhā):系紧。战袍:战斗时穿的衣袍。系(jì):系上。红缨(yīng):红色的饰带。大刀:一种长刀。打马:骑马前进。度过:通过。洮水河:洮水的河流。
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旗子:军旗。高扬:高高飘扬。连夜:整夜。冲入:突入。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帐内:帐篷内部。砍杀:用刀砍杀。胡兵:匈奴的士兵。宝刀:珍贵的刀。残缺:损坏。破损:受损。
《出塞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王朝在西、北少数民族特别是吐蕃君主的侵扰下所遭受的苦难。同时,唐军也不时出击,攻占对方的土地。然而,在公元八四六年之后,吐蕃内部发生分裂,随后蕃、汉两族人民起义,赶走了吐蕃守将。唐军看到了机会,开始进攻并收复了大片土地。这首诗正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它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出塞词》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针对一首诗进行分析,该诗描绘了一幅出征图,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诗中通过描写全副武装的将士们出征杀敌以及骑兵部队出征突出的场景,展现了英武将军的雄姿和唐军赴战之艰辛。接着,诗人描写了夜袭敌军营的情景,展现了唐军作战的机智和勇敢。最后,诗人描述了唐军闯进匈奴兵营,挥刀舞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饱满的战斗精神。整首诗除了具有激越的诗情和奔腾的气势外,还注重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出塞词》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