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寄征衣》原文赏析

  • píng
    lán
    rén
    ·
    zhēng
  • [
    yuán
    dài
    ]
    yáo
    suì
  • jūn
    jūn
    hái
    jūn
    jūn
    yòu
    hán
  • jiān
    qiè
    shēn
    qiān
    wàn
    nán

原文: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相关标签:抒情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想给你寄御寒的冬衣,但又担心你不再回家;不给你寄御寒的冬衣,又担心你在冬天挨冻受寒。在寄与不寄之间犹豫不决,真是感到千难又万难。

注释:越调是一种宫调的名称,元曲中常用。凭阑人是一种曲牌名,属于越调,小令也可以使用。全曲共有二十四个字,四句四平韵。征衣指的是远行人御寒的衣服。君指的是远行在外的征人。妾身是古代妇女自谦时的称谓。 《凭阑人·寄征衣》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中国古代,战争频繁,徭役苛重,这使得无数游子背井离乡,承受了分离的痛苦。这种现实的土壤孕育了许多怨女思妇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姚燧的这首散曲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继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妇怨女怀念征夫游子的题材,并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和社会观察。

在古代中国,战争是家常便饭。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战争,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都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战争导致了大量的男子离乡背井,投身战场,为国家和家族的荣誉而奋斗。然而,这也意味着他们与家人和爱人的分离,让无数的妻子、母亲和姐妹们承受着无尽的思念和忧虑。

姚燧的散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她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思妇对征夫游子的思念和忧虑。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情的抒发,展现了那些被战争分离的妇女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庭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散曲不仅仅是一首个人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它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女性在战争中承受的痛苦和牺牲。

姚燧的散曲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首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它通过女性的视角,展现了那些被战争分离的妇女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同时,它也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以及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这首散曲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幅社会画卷,让人们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凭阑人·寄征衣》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衣”这四个字成为了整首小令的核心词汇,通过对这四个字的反复运用和对思妇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她对征夫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对分离的痛苦和担忧。

整首小令以“欲寄君衣君不还”开篇,通过对思妇的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她迫切地想将亲手缝制的寒衣寄给征夫的愿望。但她又担心如果征夫得了寒衣不想回家,会增加分离的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语意上的反复交替,表现得十分细腻。

接着,“不寄君衣君又寒”以反语的方式表达了思妇的另一种矛盾心理。她想到如果不寄征衣,亲人会受到饥寒的折磨,这让她更加忧虑。这两句语意上的反复,再次刻画了思妇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最后,“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将前两句矛盾心理的归结,同时也展现了女主人公情感的扩展。她时而欲寄,时而不寄,时而担心“君不还”,时而忧虑“君又寒”,每一踌躇,每一反复,都表达了她思念、关切和痛苦的感情。

整首小令通过对思妇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她对征夫的深情和担忧。她制作寒衣的目的是为了让远方的丈夫得以御寒,但她也明知无论“寄与不寄”,都面临着“君不还”的冷酷结局。她故意在寄衣上生出波澜,表现了自己长期独守空房的怨恨,但这种怨恨仍意味着对丈夫的深情。这种恨爱交织的心态,使得整首小令充满了情感的动人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小令通过对思妇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她对征夫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对分离的痛苦和担忧。通过简练的文字和反复运用核心词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得整首小令充满了乐府风味的情歌的韵味。 《凭阑人·寄征衣》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姚燧的照片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元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曾担任官职,包括翰林学士承旨和集贤大学士。

姚燧以其出色的文才而闻名,与虞集并称。他擅长写作碑志,尤其擅长创作歌颂应酬之作。他的作品数量众多,然而原有的集已经散失,只有清代的学者辑录了一部《牧庵集》。

关于姚燧的生平和其他细节,目前的资料较为有限。他的出生年份是1238年,去世年份是1313年。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具体生平和事迹,目前尚无更多的信息。

猜您喜欢

岳鄂王墓

元代 赵孟頫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殿前欢·客中

元代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沉醉东风·重九

元代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