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九月十五日,宾客们在西园练习射箭,我却因病不能练习,客人明显可以取胜。岳德将领,弓的力量比二石五斗还要多,仍能三发连中,观看的宾客都很吃惊。因此写下此词展示给宾客,前一天晚上还是大风,第二天就开始寒冷了。
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括动。半夜初听隐隐轻寒的风声,摇撼着潇潇落叶梧桐。强支病体登上高高的城墙上俯视顾望,唯见萧瑟的关山河水无边无际,拚上一醉与君辈豪饮乐同。阵阵战鼓闹醒了清晓,练兵场上骏马飞奔驰突,矫健的骑士个个拉满雕弓。
时光易逝,诸位缘何都笑问老翁;平生的豪气如今在哪?纵横驰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怎比席间如龙似虎的猛士,挥手处,弦声响,箭贯双雁坠落在遥远的蓝空。年华老大真感惭愧,但身衰心未老,回头望,心在北方的云中。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上片九句,押四平韵,48字,下片十句,押四平韵,47字,共95字。上下片中的两个六言句,宋人常兼押仄声韵,也可平仄互韵或句句押韵。
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衰翁:作者自称。
虎士:勇士,指岳德。
云中:指云中郎,为汉代北方边防重镇,以此代指边防。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绍兴八年(1138年),地点是叶梦得所统治的建康(今江苏南京)。在一个九月的望日,叶梦得与他的幕下诸将一起进行弓箭操练。然而,由于他的病情,他无法参加这次“习射”活动。这使得他感到非常伤心,因为他年老体衰,无法为国家尽力而感到懊悔。因此,他以这个主题写下了这首词。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创作背景详情»
继续坚守抗战的信念,继续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他虽然年老力衰,但他的志向和决心依然坚定不移。他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愧疚,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回首望向云中,表达了他对边防事业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词人在深秋寒夜中的心情和对抗战的思考,展现了他的爱国热忱和坚定的抗金志向。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军中壮丽场面,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抗战胜利的渴望。他的豪放风格和沉郁苍健的笔力,使整篇赏析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这篇赏析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虽然年老力衰,但他的心志依然坚定,他的爱国热忱依然燃烧。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和感动。这篇赏析通过描写词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抗战的思考,展现了一个老年抗金志士的壮伟胸怀,让人深深地被作者的爱国热忱所感动。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赏析详情»
叶梦得(1077~1148)是宋代的词人,字少蕴,出生于苏州吴县。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过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他隐居在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因此被称为石林居士。他的诗文作品多以石林为题材,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叶梦得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起到了先导和枢纽的作用。作为南渡词人中年龄较长的一位,他开创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新路。他的词作中主要表现了英雄气、狂气和逸气三个方面的特点。
叶梦得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死后被追赠为检校少保。